啖摩洛哥美食 赏肚皮舞
Marrakesh:骆驼长袍馅饼 风味见长
滨临地中海的北非各国由于地缘关系,较早受到西方文明影响,居民肤色也比非洲其他地方白。那里的饮食,既融匯了南欧与中东的烹饪风味,又保持着柏柏尔人(Berber)与阿拉伯人的民族特色。曾经沦为法国保护国44年(1912-1956)的摩洛哥,就堪称北非佳餚的一面镜子。
圣地牙哥仅有的两家摩洛哥餐馆,以坐落拉荷雅的「马拉喀什」(Marrakesh)开业较早。这家得名于摩国第三大城市的食肆从1974年起,就异军突起。步入「马拉喀什」的大门,就像钻进了北非部落酋长的大帐篷,从天花板到四壁,都被颜色鲜艳的织物所覆盖,看不见一寸木板与砖墙。描绘阿拉伯骑士骁勇善战的大幅彩绘挂毯,使人感觉彷彿窗外就是漫漫黄沙,耳畔似乎还有驼铃叮咚、战马嘶鸣。
在漆着繁复花纹的圆桌旁甫一坐定,女侍者就端来银盆,再用长颈圆腹的银壶注水,为众人净手,之后发给每人一条两呎见方的枣红色大毛巾,权当擦手布兼餐巾,一直用到就餐结束。在摇曳的烛光中,首先上桌的是餐馆自制的面包与微辣扁豆香料汤(Harira),外加几瓣新鲜柠檬。客人可用手将面包撕成小块,或蘸浓汤进食。必须注意的是,面包按北非习俗不应用刀切割,否则会被视为粗鲁与失礼。
摩洛哥烹饪手法看来以炖、蒸、烤为主,尤其喜用豆类与各种香料,鲜有热锅快炒之说。炖菜通常都炖到稔熟,以「塔津」(Tajine)盛装,这种陶制容器底部为大圆盘,顶部有状如草帽的圆锥形盖子,用以保温。如果点的是「法西套餐」(Fassi Dinner,26.95元),无论主菜是牛肉、羊肉还是鲳鱼,都用灯笼椒、胡萝蔔、橄榄相配,浸在深红色的汤汁中。味道甜中带涩,华人吃起来未必习惯,但摩洛哥人却嗜之如命。
如果点「库斯库斯套餐」(Couscous,29.95元),内容则迥异,不过上菜时同样以「塔津」端来。所谓「库斯库斯」其实就像中餐的粉蒸肉,盘子里除了幼嫩的羊块或鸡块,还会有生菜垫底、葡萄干点缀。「库斯库斯」在摩洛哥极为普及,上自王公贵冑,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爱吃,地位堪比中餐里的饺子或叉烧包
「法西」与「库斯库斯」都算是摩洛哥大餐,各有沙拉与馅饼作为前菜。沙拉的做法堪称一绝,除了切成薄片的番茄、胡萝蔔、鲜橙,切成粒儿的黄瓜,还有一堆暗红色的酱状物。若不细嚼慢品,很难想像出那居然是烤过又剁烂的茄子。这盘沙拉算是最易为华人接受的美食,尤其茄子酱值得一尝。
「马拉喀什」的菜单将餐前馅饼称为「Bastilla」,这也是难得一见的风味食品。薄薄的馅饼外面用糖浆加肉桂皮烤成,非常松脆甜美,入口即化;里面的馅则是鸡肉、鸡蛋、杏仁切碎拌成的大杂烩。馅饼的外皮还用糖浆「浇」出一匹骆驼,其上隐约还有一名穿阿拉伯长袍的御者,使这块馅饼平添几分异国情调。
晚餐以杏仁茶与土耳其千层糕(Baklava)为结束,接下来铃声一响,众人期待的肚皮舞便告登场。身材颀长的舞孃身着蓝色长裙、蓝色胸罩,跣足披髮,双手套着四只小铃铛,且舞且走,穿梭于餐桌之间。她腹部的每块肌肉可以轮番起伏,胯部的大幅度扭摆更令人嘆为观止。舞孃走近时用餐的客人要付小费,钞票可直接掖进她的裙腰。待到舞罢退场,裙子上总能缀满花花绿绿的纸币(一元至五元不等)。
Marrakesh餐厅地址:634 Pearl St., La Jolla, CA 92037,电话858-454-2500。
滨临地中海的北非各国由于地缘关系,较早受到西方文明影响,居民肤色也比非洲其他地方白。那里的饮食,既融匯了南欧与中东的烹饪风味,又保持着柏柏尔人(Berber)与阿拉伯人的民族特色。曾经沦为法国保护国44年(1912-1956)的摩洛哥,就堪称北非佳餚的一面镜子。
圣地牙哥仅有的两家摩洛哥餐馆,以坐落拉荷雅的「马拉喀什」(Marrakesh)开业较早。这家得名于摩国第三大城市的食肆从1974年起,就异军突起。步入「马拉喀什」的大门,就像钻进了北非部落酋长的大帐篷,从天花板到四壁,都被颜色鲜艳的织物所覆盖,看不见一寸木板与砖墙。描绘阿拉伯骑士骁勇善战的大幅彩绘挂毯,使人感觉彷彿窗外就是漫漫黄沙,耳畔似乎还有驼铃叮咚、战马嘶鸣。
在漆着繁复花纹的圆桌旁甫一坐定,女侍者就端来银盆,再用长颈圆腹的银壶注水,为众人净手,之后发给每人一条两呎见方的枣红色大毛巾,权当擦手布兼餐巾,一直用到就餐结束。在摇曳的烛光中,首先上桌的是餐馆自制的面包与微辣扁豆香料汤(Harira),外加几瓣新鲜柠檬。客人可用手将面包撕成小块,或蘸浓汤进食。必须注意的是,面包按北非习俗不应用刀切割,否则会被视为粗鲁与失礼。
摩洛哥烹饪手法看来以炖、蒸、烤为主,尤其喜用豆类与各种香料,鲜有热锅快炒之说。炖菜通常都炖到稔熟,以「塔津」(Tajine)盛装,这种陶制容器底部为大圆盘,顶部有状如草帽的圆锥形盖子,用以保温。如果点的是「法西套餐」(Fassi Dinner,26.95元),无论主菜是牛肉、羊肉还是鲳鱼,都用灯笼椒、胡萝蔔、橄榄相配,浸在深红色的汤汁中。味道甜中带涩,华人吃起来未必习惯,但摩洛哥人却嗜之如命。
如果点「库斯库斯套餐」(Couscous,29.95元),内容则迥异,不过上菜时同样以「塔津」端来。所谓「库斯库斯」其实就像中餐的粉蒸肉,盘子里除了幼嫩的羊块或鸡块,还会有生菜垫底、葡萄干点缀。「库斯库斯」在摩洛哥极为普及,上自王公贵冑,下至贩夫走卒,人人爱吃,地位堪比中餐里的饺子或叉烧包
「法西」与「库斯库斯」都算是摩洛哥大餐,各有沙拉与馅饼作为前菜。沙拉的做法堪称一绝,除了切成薄片的番茄、胡萝蔔、鲜橙,切成粒儿的黄瓜,还有一堆暗红色的酱状物。若不细嚼慢品,很难想像出那居然是烤过又剁烂的茄子。这盘沙拉算是最易为华人接受的美食,尤其茄子酱值得一尝。
「马拉喀什」的菜单将餐前馅饼称为「Bastilla」,这也是难得一见的风味食品。薄薄的馅饼外面用糖浆加肉桂皮烤成,非常松脆甜美,入口即化;里面的馅则是鸡肉、鸡蛋、杏仁切碎拌成的大杂烩。馅饼的外皮还用糖浆「浇」出一匹骆驼,其上隐约还有一名穿阿拉伯长袍的御者,使这块馅饼平添几分异国情调。
晚餐以杏仁茶与土耳其千层糕(Baklava)为结束,接下来铃声一响,众人期待的肚皮舞便告登场。身材颀长的舞孃身着蓝色长裙、蓝色胸罩,跣足披髮,双手套着四只小铃铛,且舞且走,穿梭于餐桌之间。她腹部的每块肌肉可以轮番起伏,胯部的大幅度扭摆更令人嘆为观止。舞孃走近时用餐的客人要付小费,钞票可直接掖进她的裙腰。待到舞罢退场,裙子上总能缀满花花绿绿的纸币(一元至五元不等)。
Marrakesh餐厅地址:634 Pearl St., La Jolla, CA 92037,电话858-454-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