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中国号上货轮 老船员欢送
木造中式帆船「自由中国号」(Free China Junk),30日上午7时装入阳明海运震明轮号舱底,正式启程返回台湾。当年船员周传钧、麦克文(Calvin Mehlert)、船员陈家琳女儿陈玲玲、船员种玉麟儿子种恩北等人和亲友搭上邮艇,全程观看装运过程。装运完成时,震明轮工作人员高声欢唿,周传钧等也举杯庆祝这历史的一刻。
陈玲玲在2007年成立「自由中国号保存小组」,希望能将废弃在贝瑟岛(Bethel Island)多年的「自由中国号」保存下来。几经奔走,前任船主以1美元象徵性将船卖给台湾行政院文建会,促成「自由中国号」回家。
周传钧形容送「自由中国号」返台像是不可能的任务。看到船身被机械吊臂吊起,他觉得很兴奋,看到「她」进入震明轮船舱的时候很感动,「她终于要回娘家了!」
陈玲玲感觉松了一口气,很高兴阶段性任务完成。她说当初只想要亲眼见证父亲口中的故事,看到船以后,就觉得一定要保留给后代子孙。在寻找赞助人的过程中,有不少香港、新加坡商人希望将船改建为餐馆等商业用途,都被陈玲玲拒绝。她说,当初船员们航海来美,只凭一份挑战的精神,并不是为名为利。
陈玲玲计画维持「自由中国号保存小组」网站www.ChineseJunkPreservation.com,增加更多资讯,将当年父执辈冒险的故事和精神流传下去。
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罗纶新表示,「自由中国号」返回基隆港后,将进行船身清理修復工程。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将规画户外展场,预计7月中开幕。
「自由中国号」船身原长25公尺,因为前船主试图改为动力船,切去部分船尾,目前船身仅有21公尺。罗纶新表示,虽然无法将船体復原,但会依当年实际情形,做一艘25:1的一公尺长模型供民众参考。他说「自由中国号」在台湾海洋史料中具有重要地位,估计整个计画将花费台币1500万至2000万元。
陈玲玲在2007年成立「自由中国号保存小组」,希望能将废弃在贝瑟岛(Bethel Island)多年的「自由中国号」保存下来。几经奔走,前任船主以1美元象徵性将船卖给台湾行政院文建会,促成「自由中国号」回家。
周传钧形容送「自由中国号」返台像是不可能的任务。看到船身被机械吊臂吊起,他觉得很兴奋,看到「她」进入震明轮船舱的时候很感动,「她终于要回娘家了!」
陈玲玲感觉松了一口气,很高兴阶段性任务完成。她说当初只想要亲眼见证父亲口中的故事,看到船以后,就觉得一定要保留给后代子孙。在寻找赞助人的过程中,有不少香港、新加坡商人希望将船改建为餐馆等商业用途,都被陈玲玲拒绝。她说,当初船员们航海来美,只凭一份挑战的精神,并不是为名为利。
陈玲玲计画维持「自由中国号保存小组」网站www.ChineseJunkPreservation.com,增加更多资讯,将当年父执辈冒险的故事和精神流传下去。
海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院院长罗纶新表示,「自由中国号」返回基隆港后,将进行船身清理修復工程。基隆海洋科技博物馆将规画户外展场,预计7月中开幕。
「自由中国号」船身原长25公尺,因为前船主试图改为动力船,切去部分船尾,目前船身仅有21公尺。罗纶新表示,虽然无法将船体復原,但会依当年实际情形,做一艘25:1的一公尺长模型供民众参考。他说「自由中国号」在台湾海洋史料中具有重要地位,估计整个计画将花费台币1500万至20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