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埠越「夜」越「热」 纽约新时尚
「纽约邮报」9日发表名为「华埠越来越热闹」(Getting Hot in Chinatown)的整版文章,介绍宰也街(Doyers St)、坚尼路、中央街上的多家餐馆和夜店,指出华埠夜生活丰富,即将成为下一个下东城。但部分受访餐馆并不认同这一主题,希望华埠在发展的同时,不要失去自己的传统和特色。
报导提出2011年是华埠极为繁忙的一年,在很短时间内,这个曼哈坦最古老的社区之一就开始「土崩瓦解」,多家餐馆和夜店兴起,包括刚开张两个月位于宰也街11号的墨西哥餐馆Pulqueria和宰也街9号的高端鸡尾酒店Apotheke,这两家店的门面上仍是「章记小炒皇,金花卡拉OK」和「多也越南餐馆」,邮报的图片说明还写着「老鸦片窝里的新鸡尾酒夜店」(swank cocktails in a former opium den)。
中央街上的「红蛋」(Red Egg)也榜上有名,文中介绍该店每周四至周六晚上都吸引很多人,图片说明写着「来者都很时尚」,与一街之隔的中式夜店Mister H Mondrian Hotel的酒吧相映成趣。文中还提到茂比利街最南端明年将开设Le Baron Club,还有果园街(Orchard St.)17号的Fat Radish,宰也街13号的南华茶室,以及因售卖仿冒品被关闭的坚尼路224-230号将于明年开张港式商场等。
南华茶室的老闆邓炜对本报表示,这篇文章对自己「不好也不坏」,好的方面是餐馆的照片和联繫电话放在报上,不好的方面是自己的餐馆与那些制造噪音的夜店并列一起。虽然这些夜店为华埠带来多元化的客流,但也带来了垃圾和噪音,他不希望华埠成为下一个下东城,在华埠发展的同时,他希望传统特色可得到保留。邓炜对茶室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对华埠的看法9日同时被「Eater」杂志大幅报导,有兴趣读者可以浏览网站http://ny.eater.com/archives/2011/11/nom_wah.php上的「The Rebirth of 90 Year-Old Nom Wah Tea Parlor」一文。
「红蛋」的老闆温承志表示,「纽约邮报」这篇文章描述了过去五、六年内华埠的变化,他个人并不反对华埠转型,但华埠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统,他希望在新型商业形式进入华埠的同时,传统的商业能得到保留。他相信华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变化将继续进行。
报导提出2011年是华埠极为繁忙的一年,在很短时间内,这个曼哈坦最古老的社区之一就开始「土崩瓦解」,多家餐馆和夜店兴起,包括刚开张两个月位于宰也街11号的墨西哥餐馆Pulqueria和宰也街9号的高端鸡尾酒店Apotheke,这两家店的门面上仍是「章记小炒皇,金花卡拉OK」和「多也越南餐馆」,邮报的图片说明还写着「老鸦片窝里的新鸡尾酒夜店」(swank cocktails in a former opium den)。
中央街上的「红蛋」(Red Egg)也榜上有名,文中介绍该店每周四至周六晚上都吸引很多人,图片说明写着「来者都很时尚」,与一街之隔的中式夜店Mister H Mondrian Hotel的酒吧相映成趣。文中还提到茂比利街最南端明年将开设Le Baron Club,还有果园街(Orchard St.)17号的Fat Radish,宰也街13号的南华茶室,以及因售卖仿冒品被关闭的坚尼路224-230号将于明年开张港式商场等。
南华茶室的老闆邓炜对本报表示,这篇文章对自己「不好也不坏」,好的方面是餐馆的照片和联繫电话放在报上,不好的方面是自己的餐馆与那些制造噪音的夜店并列一起。虽然这些夜店为华埠带来多元化的客流,但也带来了垃圾和噪音,他不希望华埠成为下一个下东城,在华埠发展的同时,他希望传统特色可得到保留。邓炜对茶室的过去和现在以及对华埠的看法9日同时被「Eater」杂志大幅报导,有兴趣读者可以浏览网站http://ny.eater.com/archives/2011/11/nom_wah.php上的「The Rebirth of 90 Year-Old Nom Wah Tea Parlor」一文。
「红蛋」的老闆温承志表示,「纽约邮报」这篇文章描述了过去五、六年内华埠的变化,他个人并不反对华埠转型,但华埠有深厚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统,他希望在新型商业形式进入华埠的同时,传统的商业能得到保留。他相信华埠有很大的发展空间,这种变化将继续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