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缠脚赶牛 爱州首位华女传奇
清澈见底的三文河(Salmon River)从爱达荷州无垠绿野中静静流过,在下游靠近俄勒冈州边界的地方,有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格兰奇维尔(Grangeville)。被誉为「爱达荷州传奇」的中国蒙古族女子纳顺拉鲁(Lalu Nathoy,1853-1933)就长眠于此。

纳顺拉鲁目不识丁,相貌平平,后半辈子一直在乡间放牛牧马,但却有一本传记小说、一齣西部电影为她而创作。她住过的小木屋被爱达荷州当作历史遗蹟加以保护,她仅存的几张照片,甚至她的结婚证书、入籍文件,都被当成文物陈列在博物馆。这是因为她的身世与众不同,在19世纪华人移民的浪潮中,始终是一个闪光的「异类」。

1853年农历9月,纳顺拉鲁出生在大清帝国北方「张垣特别区」(今内蒙古自治区之一部)一个饥寒交迫的蒙古族家庭。小时候,无力抚养女儿的父亲将她卖给当地土匪,换回两袋耕作急需的种籽。19岁那年,她又被人口贩子辗转卖给了爱达荷州一家小酒馆的华人老闆,成为供人使唤、甚至供人发洩性慾的女奴。

之后,经营旅馆的白人查理‧比密斯(Charlie Bemis)以扑克牌赌博,从华裔主人手中赢得了她。受过良好教育的比密斯富有同情心,立刻还纳顺拉鲁以自由。不久比密斯因与人发生冲突,被枪击身负重伤,纳顺拉鲁用一把剃刀为他剜出子弹,并精心调养使他康復。

比密斯后来娶这位蒙古女子为妻,从此纳顺拉鲁改名为波莉‧比密斯(Polly Bemis),跟着夫婿到三文河畔谷地开闢农场。惯于吃苦耐劳的波莉十分能干,迈着一双缠过的小脚驾马车、赶牲口、种庄稼,还与丈夫一起盖房子。查理去世后,她独当一面继续经营农场。她既勇敢又善良,遇到歹徒偷袭竟能掷石还击,见邻家的孩子患病则用草药为之治疗。1933年,她在小镇格兰奇维尔逝世,享年80岁。

纳顺拉鲁无疑是第一位移居到爱达荷州的中国妇女,她用勤奋正直的一生,使当地人看到了华人的美德。她临终前讲述的苦难身世,更令听者无不动容。后来当地官方将她生前住过的木屋加以修葺,依原样摆放她的遗物,并将她付出心血经营的农场命名为「波莉农庄」(Polly Ranch)。今天,不少来到格兰奇维尔的游人会驻足于此,想像这位背井离乡的奇女子如何扎根美国、成就事业。

拥有华洋双重血统、自幼在香港长大的加州女作家林露德(Ruthanne Lum McCunn)1980年代瞭解到纳顺拉鲁的故事,便将这段传奇写成传记小说「千金小姐」(Thousand Pieces of Gold),于1981年出版。十年后(1991年),该书又被改编为同名电影,搬上大银幕。蒙古族女性在美国西部原野打拼的事蹟,这才开始为人知晓。

今年是纳顺拉鲁(波莉‧比密斯)逝世80周年,回顾她艰困而传奇的一生,对当代的华裔新移民当有特殊的教育意义。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