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乐贵丝遭挑战 华裔反应不一
国会众议员维乐贵丝(Nydia M. Velazquez)这个名字对华埠民众来说,并不陌生,从1993年起,她就担任国会第12选区众议员一职,辖区包括华埠、下东城、布碌崙日落公园等华裔聚集地区。在选区重画(redistricting)的大潮中,虽然第12国会选区的版图不会出现太大改动,但已经有数位挑战者盯上了维乐贵丝的位置。华埠民众似乎对维乐贵丝不满声颇多,不少人都乐意见到有人挑战,甚至取代她的位置。
作为第一位当选国会众议员的波多黎各裔政治人物,维乐贵丝在西语裔选民中支持者众多。她本身就是波多黎各移民在美国成功的典范,20多岁时她来纽约大学修读政治学硕士学位,后来曾在亨特学院任教,并当选纽约市第一位西语裔市议员,从1993年开始出任国会众议员,在推动西语裔维权、妇女权益、从伊拉克撤军等方面,都表现非常出色。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全美国会选区中拥有最高比例华裔人数的选区,第12国会选区内华裔人数已经超过20万,然而,这20万华裔有没有充分被代表?这是很多关心政治的华裔人士的疑问。有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埠人士指出,维乐贵丝选区内有20万亚裔,却没有聘请一个亚裔助理或顾问;她的办公室不关注华文媒体,不了解华裔社区关心的议题;在多项有助华裔社区的议题上,她的行动缓慢,显然是先求「自保」再出声。
也有人士为维乐贵丝抱不平,举例她为华裔社区作的事,包括在陈宇晖被虐致死案中她推动在国会进行公听会;拨款75万元进行华埠路边管理研究计画;参加华埠庆祝新年活动;保护政府楼经费和推动政府楼居民就业等。但是对多项涉及联邦层次的议题上,维乐贵丝的表现让华埠民众比较失望。比如柏路关闭,纽约市多次表示这个决定由联邦下达,纽约市无法改变现状。尽管民间多次要求,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过去了十年,柏路依然关闭。还有人提议中央街停车库希望归还华埠解决停车问题,她的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回覆「该车库归联邦所有,无法改变决定」,令人失望。甚至有报告指出她在2011年没有在国会提过一个提案。
目前已经有人挑战维乐贵丝,布碌崙布许维克地区市议员迪兰(Erik Martin Dilan)是其中之一。出生政治世家的西语裔迪兰,现任市议会房屋和大楼委员会(Housing & Buildings Committee)主席,与西语裔政治「大佬」罗培兹(Vito Lopez)关系密切。罗培兹与维乐贵丝被认为是两大西语裔政治派系的领军人物。迪兰的前幕僚长Raphael Espinal在迪兰和罗培兹的支持下,打败了维乐贵丝和她盟友州众议员汤斯(Darryl Towns)支持的参选人,成功当选第54选区州众议员,甚至Espinal也曾表示自己的当选为迪兰的参选增加了砝码。坊间有人认为迪兰挑战维乐贵丝成功的机率应该不小。
有人士指出,第12国会选区20万华裔选民被视作「二等公民」是选区画分的结果,这个以西语裔为主的选区几乎不可能选出亚裔代表。20年前,为了增加「少数族裔」的力量,多个团体硬把下东城、华埠与布碌崙等地画为一个选区,这使得亚裔人数永远低于西语裔人数,维乐贵丝自然要以服务西语裔选民为主,怪不得她。有人士建议,现在的选区重画中,应把华埠画入梅隆尼(Carolyn B. Maloney)的第11国会选区,与其它曼哈坦东边地区合为一区,这样虽然亚裔仍占选区少数,但至少白人为主的该选区不会「那样明目张胆地弃华裔利益于不顾」。
华埠多位受访者认为,不管是迪兰挑战,还是那位会讲中文的年轻人李旦(Dan O'Connor)挑战,只要有人挑战维乐贵丝,就会迫使她走出办公室增加到社区的频率,也增加她对华埠选票的重视,是件好事。
作为第一位当选国会众议员的波多黎各裔政治人物,维乐贵丝在西语裔选民中支持者众多。她本身就是波多黎各移民在美国成功的典范,20多岁时她来纽约大学修读政治学硕士学位,后来曾在亨特学院任教,并当选纽约市第一位西语裔市议员,从1993年开始出任国会众议员,在推动西语裔维权、妇女权益、从伊拉克撤军等方面,都表现非常出色。
根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作为全美国会选区中拥有最高比例华裔人数的选区,第12国会选区内华裔人数已经超过20万,然而,这20万华裔有没有充分被代表?这是很多关心政治的华裔人士的疑问。有多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华埠人士指出,维乐贵丝选区内有20万亚裔,却没有聘请一个亚裔助理或顾问;她的办公室不关注华文媒体,不了解华裔社区关心的议题;在多项有助华裔社区的议题上,她的行动缓慢,显然是先求「自保」再出声。
也有人士为维乐贵丝抱不平,举例她为华裔社区作的事,包括在陈宇晖被虐致死案中她推动在国会进行公听会;拨款75万元进行华埠路边管理研究计画;参加华埠庆祝新年活动;保护政府楼经费和推动政府楼居民就业等。但是对多项涉及联邦层次的议题上,维乐贵丝的表现让华埠民众比较失望。比如柏路关闭,纽约市多次表示这个决定由联邦下达,纽约市无法改变现状。尽管民间多次要求,九一一恐怖袭击事件过去了十年,柏路依然关闭。还有人提议中央街停车库希望归还华埠解决停车问题,她的办公室在了解情况后回覆「该车库归联邦所有,无法改变决定」,令人失望。甚至有报告指出她在2011年没有在国会提过一个提案。
目前已经有人挑战维乐贵丝,布碌崙布许维克地区市议员迪兰(Erik Martin Dilan)是其中之一。出生政治世家的西语裔迪兰,现任市议会房屋和大楼委员会(Housing & Buildings Committee)主席,与西语裔政治「大佬」罗培兹(Vito Lopez)关系密切。罗培兹与维乐贵丝被认为是两大西语裔政治派系的领军人物。迪兰的前幕僚长Raphael Espinal在迪兰和罗培兹的支持下,打败了维乐贵丝和她盟友州众议员汤斯(Darryl Towns)支持的参选人,成功当选第54选区州众议员,甚至Espinal也曾表示自己的当选为迪兰的参选增加了砝码。坊间有人认为迪兰挑战维乐贵丝成功的机率应该不小。
有人士指出,第12国会选区20万华裔选民被视作「二等公民」是选区画分的结果,这个以西语裔为主的选区几乎不可能选出亚裔代表。20年前,为了增加「少数族裔」的力量,多个团体硬把下东城、华埠与布碌崙等地画为一个选区,这使得亚裔人数永远低于西语裔人数,维乐贵丝自然要以服务西语裔选民为主,怪不得她。有人士建议,现在的选区重画中,应把华埠画入梅隆尼(Carolyn B. Maloney)的第11国会选区,与其它曼哈坦东边地区合为一区,这样虽然亚裔仍占选区少数,但至少白人为主的该选区不会「那样明目张胆地弃华裔利益于不顾」。
华埠多位受访者认为,不管是迪兰挑战,还是那位会讲中文的年轻人李旦(Dan O'Connor)挑战,只要有人挑战维乐贵丝,就会迫使她走出办公室增加到社区的频率,也增加她对华埠选票的重视,是件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