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陈俊伟 用品牌与顾客对话
在台湾,美髮沙龙品牌多半是海外厂商的天下,台湾虽有技术,但谈到建立品牌却莫衷一是。美科实业总经理陈俊伟是台湾少数建立美髮沙龙品牌的厂商,多年前他接下家族事业建立品牌,2012年蓆沐丽合併营收逾270万美元。他认为,将品牌定位「收敛到极致」,品牌才有机会成功。
陈俊伟说,祖父于1957年开始生产髮类产品,父亲20多年前为了区隔通路,创立「蓆沐丽(Seemoli)」品牌,但在他大学时期经商失败欠下债务。
从代工培养技术
陈俊伟是家族事业第三代,学生时期念的是化学,出社会后有八年时间在资讯业工作,30岁时回到家族事业,面对公司负债一、两百万美元,还债是当务之急。
他为了让工厂继续生存,先以代工方式一边维持营运,一边还债,他全力投入代工,约五年时间将债务全数还清,九成业务是做客户ODM(委託产品设计与制造),他得以藉此机会「练功」,培养自己的技术,除了学习如何设计包装,也学习经营品牌,从事产品开发。
他观察,海外许多髮类商品,不只定位为「洗干净」,更是保养品的一种,当时台湾髮品市场未有如此概念,美髮沙龙虽贩售高价商品,却少有主打保养的髮类产品;他发现这是颇具商机的处女地,决定发展髮类保养品。
陈俊伟认为,企业若想在市场生存,必须掌握品牌与技术两大价值,也是他公司要发展的目标。
他说,品牌是与消费者沟通对话的媒介,彰显品牌价值自然可以获得消费者关注;但是如果品牌名声响亮,可是产品却差强人意,将难以长久生存,因为商品价值仍要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因此不断地精进研发技术,是成功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知道没有继续提升技术,公司将会原地踏步,他主动了解父亲经营时期所研发的配方和成分,钻研各种原料的特性,投入研发技术每周至少40至50小时,不断实验修正、改良产品。
陈俊伟经营品牌初始,光找定位就耗费多时。他说,蓆沐丽因是20多年的品牌,定位一直都不明确,具有「历史包袱」。他深知,改造组织如果循序渐进,不想面对冲突,失败机率反而高,「当你要改变一件事情,最好是打破重来,因为较无包袱。」
品牌再造寻利基
于是他建立新品牌「艾玛丝(Aromase)」,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已经是获利品牌;他说,此品牌让他学习从成熟市场中找到利基点,简单与消费者沟通。
在髮类商品市场中,多半强调防掉髮、去屑、抗过敏、控油等四类功能,他发现没有品牌强打控油,所以他将艾玛丝聚焦于头皮护理,因此不会有非髮类或沐浴乳等产品,他企图找出明确定位,让商品功能和品牌调性走向一致。他认为,经营品牌除了做好市场区隔,找出市场潜力商品进而投入行销,更不可忽视。
他说,现在打造品牌的方式是「聚焦于具经济规模的商品」,有市场,企业才能存活下去。
台湾市面上的专业美髮沙龙品牌,几乎都是海外厂商的天下,台湾虽然有技术能力,却因为不知如何操作品牌,而难以撑起半边天。陈俊伟认为,正因为如此,一路上的竞争者才会减少;他最大的收穫是当品牌价值被建立,获利将会十分可观,也是经营品牌的魅力。「因为做品牌有难度,所以更值得投入!」
鲜明定义品牌价值和定位,提出清楚的诉求以传递品牌价值,他相信一定能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他说,不管经营何种品牌,都要「不断地聚焦和收敛」产品重点,直到可与市场沟通,然后再全力将产品推出。
「品牌是有生命力的个体,建构品牌是拟人化的过程,必须赋予个性,否则无法长期经营。」蓆沐丽一开始没有找到赋予生命力的点,也发现商品并不聚焦,今年蓆沐丽已经有清楚的品牌识别,高阶产品结合了文创艺术,更是令人惊艳。
为了让品牌凸显个性,陈俊伟将洗髮精结合高更、莫内、梵谷、秀拉等大师画作,将画家想表达的意境,透过味道将之呈现,希望将洗髮层级提升至心灵层次,也希望创造出洗髮另一种体验。他说,未来希望与台湾新锐画家合作,也希望和画廊合作购买适合的画作,发展成为商品。
陈俊伟说,祖父于1957年开始生产髮类产品,父亲20多年前为了区隔通路,创立「蓆沐丽(Seemoli)」品牌,但在他大学时期经商失败欠下债务。
从代工培养技术
陈俊伟是家族事业第三代,学生时期念的是化学,出社会后有八年时间在资讯业工作,30岁时回到家族事业,面对公司负债一、两百万美元,还债是当务之急。
他为了让工厂继续生存,先以代工方式一边维持营运,一边还债,他全力投入代工,约五年时间将债务全数还清,九成业务是做客户ODM(委託产品设计与制造),他得以藉此机会「练功」,培养自己的技术,除了学习如何设计包装,也学习经营品牌,从事产品开发。
他观察,海外许多髮类商品,不只定位为「洗干净」,更是保养品的一种,当时台湾髮品市场未有如此概念,美髮沙龙虽贩售高价商品,却少有主打保养的髮类产品;他发现这是颇具商机的处女地,决定发展髮类保养品。
陈俊伟认为,企业若想在市场生存,必须掌握品牌与技术两大价值,也是他公司要发展的目标。
他说,品牌是与消费者沟通对话的媒介,彰显品牌价值自然可以获得消费者关注;但是如果品牌名声响亮,可是产品却差强人意,将难以长久生存,因为商品价值仍要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因此不断地精进研发技术,是成功品牌不可或缺的因素。
他知道没有继续提升技术,公司将会原地踏步,他主动了解父亲经营时期所研发的配方和成分,钻研各种原料的特性,投入研发技术每周至少40至50小时,不断实验修正、改良产品。
陈俊伟经营品牌初始,光找定位就耗费多时。他说,蓆沐丽因是20多年的品牌,定位一直都不明确,具有「历史包袱」。他深知,改造组织如果循序渐进,不想面对冲突,失败机率反而高,「当你要改变一件事情,最好是打破重来,因为较无包袱。」
品牌再造寻利基
于是他建立新品牌「艾玛丝(Aromase)」,至今虽然只有短短三年,却已经是获利品牌;他说,此品牌让他学习从成熟市场中找到利基点,简单与消费者沟通。
在髮类商品市场中,多半强调防掉髮、去屑、抗过敏、控油等四类功能,他发现没有品牌强打控油,所以他将艾玛丝聚焦于头皮护理,因此不会有非髮类或沐浴乳等产品,他企图找出明确定位,让商品功能和品牌调性走向一致。他认为,经营品牌除了做好市场区隔,找出市场潜力商品进而投入行销,更不可忽视。
他说,现在打造品牌的方式是「聚焦于具经济规模的商品」,有市场,企业才能存活下去。
台湾市面上的专业美髮沙龙品牌,几乎都是海外厂商的天下,台湾虽然有技术能力,却因为不知如何操作品牌,而难以撑起半边天。陈俊伟认为,正因为如此,一路上的竞争者才会减少;他最大的收穫是当品牌价值被建立,获利将会十分可观,也是经营品牌的魅力。「因为做品牌有难度,所以更值得投入!」
鲜明定义品牌价值和定位,提出清楚的诉求以传递品牌价值,他相信一定能被市场和消费者认同;他说,不管经营何种品牌,都要「不断地聚焦和收敛」产品重点,直到可与市场沟通,然后再全力将产品推出。
「品牌是有生命力的个体,建构品牌是拟人化的过程,必须赋予个性,否则无法长期经营。」蓆沐丽一开始没有找到赋予生命力的点,也发现商品并不聚焦,今年蓆沐丽已经有清楚的品牌识别,高阶产品结合了文创艺术,更是令人惊艳。
为了让品牌凸显个性,陈俊伟将洗髮精结合高更、莫内、梵谷、秀拉等大师画作,将画家想表达的意境,透过味道将之呈现,希望将洗髮层级提升至心灵层次,也希望创造出洗髮另一种体验。他说,未来希望与台湾新锐画家合作,也希望和画廊合作购买适合的画作,发展成为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