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孟昭文:华人大团结 前进华府
国会众议员第六选区民主党参选人孟昭文4日拜访世界日报,与北美总管理处总经理兼纽约社社长张汉昇、执行董事李德怡、总编辑翁台生、副总编辑魏碧洲畅谈竞选理念和政治抱负。张汉昇鼓励她把握这个荣耀的责任,到华府为华人发声。孟昭文则强调这次选举华人大团结,自己很有信心。但考虑过去华人的投票率,民主党部将提名她视为一着「险棋」,如果届时投票率不高,以后华人的需求将很难得到关注。她唿吁华人在6月1日前登记为选民,并在6月26日民主党初选日踊跃投票。以下为访谈实录:

主动请缨 为华人而战

问:这次决定参选的过程?如何与家人讨论?

孟:那天(3月15日)我正参加一场活动,接到世界日报记者来电,才知道艾克曼宣布不竞选连任。我的第一个念头,不是自己想参选,而是意识到这是亚裔的好机会。刚好身边有多位皇后区党部重要成员,我对他们表示,这个新选区是为亚裔而设,希望党部在决定候选人前,先听取亚裔社区的意见。

当晚与丈夫共餐,因为选举很辛苦,原猜想他可能不支持我参选,但没想到他鼓励我考虑这个席位。我先以电话与市主计长刘醇逸及市议员顾雅明讨论,确定他们没有参选意愿。接着顾不得夜已深,打电话向党部主席克劳利表达自己的参选意愿。我说:「十年前画出的州众议员新选区,党部当时未支持华人,但我最终还是赢了,这次请不要再犯相同错误。」

当得到党部电话通知时,我记得克劳利说:「支持一个华人,这对我们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虽然皇后区华人多,但还不够多,不代表一定能获胜。这是一着险棋(bold move)!但为了皇后区的未来,必须放弃以往看起来相对安全的路,所以党部决定支持你。」

问:如何看华人选民在此次选举的角色?

孟:华人选票是最重要的。但这次新选区的亚裔选票,只有50%在法拉盛,其余半数来自艾姆赫斯特、雷哥公园、森林小丘、新鲜草原、贝赛等社区。在拜访过程中我发现,与法拉盛不同,许多其他社区的选民过去没机会投给华人,因此对国会选举比较陌生。目前在此选区内,犹太裔与亚裔的票数大体相当。我们的机会在于,因为是首度有华人可能当选国会议员,所以关注度较高。但在历史上,我们投票率还是不如犹太裔。因此,特别需要唿吁华人在6月1日前登记为选民,并在6月26日踊跃投票。

问:妳如何拓展票源?

孟:这次选区重画,纽约出现许多对亚裔有利的选区。这不是议员的功劳,而是许多亚裔民间组织长期游说的成果。除了亚裔与犹太裔,选区内西语裔约占14%、非洲裔约5%、白人约14%。所以除了亚裔社区外,从开始蒐集连署签名至今,我们有近一半的时间用来拜访各族裔社区。我知道不可能在某些(非亚裔)社区大赢,只能说争到一票算一票。

目前情况比起先想像要好,原本担心许多选民未曾有与华裔参选人接触的经验,很怕被排斥。但党部给了很大的助力,这是我过去未曾有过的经验。比如社区拜访,都有该选区的议员陪同,因此当地选民的接受度也较高。

问:法拉盛之外的社区需求有何不同?妳如何区分对手,争取支持?

孟:很多人只看过我们的文宣,但不了解我这个人,甚至有人惊讶我会说英文。对我而言,与选民面对面是很重要的。过去法学院的教授曾对我说:「妳没有很好的口才,但妳的优点是,与妳接触越久,越能发现妳的真诚。」

比如面对义大利裔的居民,我会告诉他们,我的父母也是移民,两个孩子也要读公立学校,我们的故事是类似的。因为他们最担心华人议员只照顾华人。这几年在州众议院,我参与许多与华人无关的法案,也是为了消除非华裔民众不必要的顾虑。

问:如何在竞选过程中学习及运用动员与组织策略?

孟:这需要时间。好比法拉盛的华裔选民,也是经过一次又一次选举的洗礼,才习惯美国的选举程序。也要感谢好比朱宝玲、陈道英、刘醇逸等华人过去所铺下的道路。但我想强调,每场选举都是重要的。因为华人人口增加,选区也有利,现在主流社会都在看,投票率是否也会提升。但如果正好相反,以后华人的需求就很难再受到关注。

问:过去妳曾为父亲(前纽约州众议员孟广瑞)辅选,自己也两度参选,如何与此次的经验比较?

孟:我常开玩笑,竞选比生小孩还辛苦。尤其在情绪上,可能今天刚领先,明天又被追上,所以需要经常自我调适。过去没有党部支持,工会也不理我们,绝对比这次辛苦。但这次同党的民选官员都支持我,还派义工帮我。而根据最新人口普查,皇后区华人居民大增,还有林书豪旋风,主流社会因此十分看重华人。加上这次社区大团结,我很有信心。

选举团队 多族裔组成

问:父亲在社区有人脉,过去给你许多帮助,妳如何走出自己的路?

孟:过去父亲给我许多帮助,但这次选区放大许多,所以我们的团队也是由不同族裔组成。

问:在华人社区,选举文化是否已变成经费多寡决定胜负?

孟:这次选举情况特殊,因为只有短短60天的准备期,必须以金钱换取时间。比如寄文宣、登广告等,谁的经费多,就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讯息传递给选民。但有钱不一定会赢,市府对候选人经费的相对补贴,目的也是避免选举变成金钱游戏。

问:以刘醇逸的捐款风波为例,妳如何提防对手的负面攻击?

孟:我们一直有准备,因此在募款程序上,比其他参选人更严谨。一般收到支票,只需财务主管检查,但我们另设专员对照支票姓名与捐款者相关资料,如地址等是否吻合,也聘请有经验的人员负责找出漏洞,避免给对手可乘之机。至于负面文宣攻击,这是选举无法避免的。但我相信,如果(对手)使用过度,一定会被选民所唾弃。

家庭团聚 最重视议题

问:你对移民议题有何立场?

孟:我认为不管如何处理移民问题,联邦政府的政策必须周详。比如移民排期现象,许多华人居民都曾向我诉苦,与孩子分隔十年,留下难以弥补的代沟和伤痛。合法移民的权益,不应被忽视。家庭团聚,是我最重视的议题。

此外,我支持「梦想法案」。这些被父母带来美国的孩子,本身没犯错,政府不可能把他们全部遣返。只有鼓励他们读大学,得到好工作,为社会及经济有所贡献。

国会议员面对的是全国性的议题,但目前在国会,只有来自加州的赵美心,东岸缺少华人代表。如果增加一个席位,相信对美东华人政治地位将有长远影响。

问:亚裔中小企业获得联邦政府採购合同的机会偏低,妳计画如何改变?

孟:目前纽约州及市政府都有针对少数族裔企业的专责单位,州长甚至希望州政府未来至少20%的採购合约,必须发给女性或少数族裔所经营的企业,虽然这个数字目前只有不到5%。我认为,我能将纽约的经验带到国会。

问:虽然是移民第二代,但妳的台湾背景是否对争取中国大陆背景的选民支持造成影响?进入国会后,将如何面对外交、人权议题?

孟:目前这不是问题。我的立场一直没变,华人也是美国人的一份子。我当一个美国的议员,最重要的是保护美国的华人,国际政治角力是次要的。但如果中国的政策影响到我的选民,我会为他们直言。

虽然在国会要面对许多国际议题,但选区居民的权益仍是最重要的。比如改建法拉盛长岛铁路火车站的联邦经费一直没拿到,就是最好的例子,还有新移民学生的教育资源分配,以及皇后区的平价住屋严重不足等。我们需要送一个真正关心社区的人去华府。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