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紧双国籍?侨界:不如亲民治本
中国大陆历来不承认双重国籍,全国人大常委日前敦促,针对大量加入外国籍、又未按规定註销中国户籍的「双重国籍」现象加紧管理。海外侨民有人认为「甘蔗没有两头甜」,如今新移民钻制度的空子、吃两头福利者不少,社会资源浪费严重,「双重国籍」现象是该管管了。也有华人指出,现行政策下,大陆背景外籍华裔从申请中国签证到在国内的生活,限制不少,如能从根本上将政策修改得更亲民,就不会有许多人费大力气保住「双重国籍」。
「中国户籍漏洞太容易钻,保持居民身分证,自己用不上多少,家人都可以用」。天普市华人居民姚女士透露,她1990年代中期出国时,户籍保存在国内工作单位,此后定居美国,直到2004年前后返大陆,家人催促趁还没入籍,赶紧向原单位索取证明信,更换已过期的居民身分证。此后姚女士在美国归化入籍,但户籍和身分证始终没有註销,近年来随着大陆政府房屋限购政策出台,姚女士在大陆的妹妹索性用姚女士的户籍资料购入第三套房产。
家住巴沙迪那的郑女士,在中国时就职于待遇优渥的事业单位,2000年代早期通过依亲绿卡移居美国,其间一直托留在国内的哥哥代缴退休金。郑女士归化入籍后才偶然得知,依据户籍所在地的省社保局政策,中国公民加入外国籍后,此前在大陆所缴纳的退休金可全额退还,但此后就无法向大陆当局申领退休金。
2010年郑女士回乡探亲,原本早应註销的户籍、身分证仍有效,郑女士遂通过关系,以中国公民身分顺利办完退休,如今拿着两国老人福利。她说,曾风闻部分试图隐瞒加入外国籍的大陆新移民在中国海关被拦下,要求註销户籍才能离境,但她入籍后多次返回大陆都忘记註销,出境时从未被海关盘问,2010年回去才发现是「歪打正着」。
去年归化入籍后首次返回大陆探亲的上班族严先生说,虽然到中领馆申请签证,领馆人员会将申请人的中国护照剪角以示作废,但他回家乡后,当地负责户籍管理的机构没有要求他註销户籍,可见目前大陆对出国人口的户籍管理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造成许多人钻制度空子。
严先生也认为,大陆当局抓「双重国籍」不应只针对「庶民」,庶民能沾的好处毕竟有限,而政府高官及官员家属的「双重国籍」甚至「多重国籍」对国家资源可能造成的侵害更严重,落马的薄谷开来就是典型例子。
大陆「走关系」的风气某种程度上也助长户籍管理混乱。现居惠提尔的俞太太出国十多年,今年递交N-400打算归化入籍,同时委託家乡亲戚到当地公安局户口管理中心疏通关系,顺利将早已过期的居民身分证更换为永久身分证。
不过也有华人指,收紧「双重国籍」管制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已入籍的殷女士表示,现在回大陆探亲,想到各地旅游,一秀出美国护照,要去西部一些省份就可能受阻,尤其西藏、新疆,若无中国居民身分证,还需申请特别批准才能买机票、火车票前往。因此有居民身分证在手,还是在大陆最通畅无阻的出行证件。
开放「双重国籍」也是近年来广受海外华人关注话题。以留学生身分来美定居的黄先生表示,2004年以来,承认「双重国籍」议题反复被提上议程,令他以为开放「双重国籍」指日可待,拿着绿卡观望多年,但至今仍「干打雷不下雨」。
他认为,「双重国籍」形成社会问题,正是因一旦加入外国籍,再返回母国时,无论短期探亲旅游,或长期工作定居,都面临种种限制和复杂的规章程序,令许多人「出此下策」,但开放「双重国籍」后,限制少了,环境宽松了,「还有谁会费力气去搞这些小动作呢?」
「中国户籍漏洞太容易钻,保持居民身分证,自己用不上多少,家人都可以用」。天普市华人居民姚女士透露,她1990年代中期出国时,户籍保存在国内工作单位,此后定居美国,直到2004年前后返大陆,家人催促趁还没入籍,赶紧向原单位索取证明信,更换已过期的居民身分证。此后姚女士在美国归化入籍,但户籍和身分证始终没有註销,近年来随着大陆政府房屋限购政策出台,姚女士在大陆的妹妹索性用姚女士的户籍资料购入第三套房产。
家住巴沙迪那的郑女士,在中国时就职于待遇优渥的事业单位,2000年代早期通过依亲绿卡移居美国,其间一直托留在国内的哥哥代缴退休金。郑女士归化入籍后才偶然得知,依据户籍所在地的省社保局政策,中国公民加入外国籍后,此前在大陆所缴纳的退休金可全额退还,但此后就无法向大陆当局申领退休金。
2010年郑女士回乡探亲,原本早应註销的户籍、身分证仍有效,郑女士遂通过关系,以中国公民身分顺利办完退休,如今拿着两国老人福利。她说,曾风闻部分试图隐瞒加入外国籍的大陆新移民在中国海关被拦下,要求註销户籍才能离境,但她入籍后多次返回大陆都忘记註销,出境时从未被海关盘问,2010年回去才发现是「歪打正着」。
去年归化入籍后首次返回大陆探亲的上班族严先生说,虽然到中领馆申请签证,领馆人员会将申请人的中国护照剪角以示作废,但他回家乡后,当地负责户籍管理的机构没有要求他註销户籍,可见目前大陆对出国人口的户籍管理缺乏系统性和一致性,造成许多人钻制度空子。
严先生也认为,大陆当局抓「双重国籍」不应只针对「庶民」,庶民能沾的好处毕竟有限,而政府高官及官员家属的「双重国籍」甚至「多重国籍」对国家资源可能造成的侵害更严重,落马的薄谷开来就是典型例子。
大陆「走关系」的风气某种程度上也助长户籍管理混乱。现居惠提尔的俞太太出国十多年,今年递交N-400打算归化入籍,同时委託家乡亲戚到当地公安局户口管理中心疏通关系,顺利将早已过期的居民身分证更换为永久身分证。
不过也有华人指,收紧「双重国籍」管制可能只是治标不治本。已入籍的殷女士表示,现在回大陆探亲,想到各地旅游,一秀出美国护照,要去西部一些省份就可能受阻,尤其西藏、新疆,若无中国居民身分证,还需申请特别批准才能买机票、火车票前往。因此有居民身分证在手,还是在大陆最通畅无阻的出行证件。
开放「双重国籍」也是近年来广受海外华人关注话题。以留学生身分来美定居的黄先生表示,2004年以来,承认「双重国籍」议题反复被提上议程,令他以为开放「双重国籍」指日可待,拿着绿卡观望多年,但至今仍「干打雷不下雨」。
他认为,「双重国籍」形成社会问题,正是因一旦加入外国籍,再返回母国时,无论短期探亲旅游,或长期工作定居,都面临种种限制和复杂的规章程序,令许多人「出此下策」,但开放「双重国籍」后,限制少了,环境宽松了,「还有谁会费力气去搞这些小动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