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办公即时通讯 将取代电邮
「滴滴滴」,这些每天在办公室里此起彼伏的小声音,对于绝大多数上班族来说再熟悉不过。MSN、GTalk、OICQ等即时通讯(Instant Messaging,IM)软体以及社交网站附带的IM功能,已是如今办公室不可或缺的部分。不少华人上班族认为,IM更便于与同事、客户交流沟通,省时、省成本,在限制程度上,华资机构总体相对宽松。

新世代上班族小关去年从美资Visa信用卡公司跳槽,进入一家华资企业营销部门,两家企业对员工上班时使用IM的政策可谓「天壤之别」。小关说,在美资企业,工作电脑不仅无法安装IM软件,就连与工作无关的网站都被屏蔽,要在浏览器上使用脸书等社交网站附带的IM功能都不行。进入华资企业后,公司对员工电脑管理明显宽松,小关每天到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MSN、QQ上线。小关认为,对IM管制宽严尺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作需要」,相比前一个基本以技术性工作为主的职位,现职位「需要经常和其他地区同事、客户联繫,网上沟通比打电话成本低。而且有人经常有开会、应酬,不是任何时候都方便电话联繫,但通过手机软体随时可以收发讯息」,无论从节省成本还是实用性来看,不难理解现雇主允许员工上班时使用即时通讯。

任职于某中资大型石油工业企业休士顿分公司的一位华人员工透露,位于北京总公司如今和国内外许多企业一样,严格禁止员工上班时用MSN、QQ聊天,但在美公司因工作沟通需要,在这方面「网开一面」,上班时员工常通过MSN 与国内同事联络公务。

学生时代曾在主流智库实习的南加华人Miranda说,第一天上班,就试图在工作电脑上安装QQ软体,但刚一启动安装程序,屏幕上立即弹出一个对话框,要求输入IT部门授权密码。没有密码的Miranda只能放弃,再尝试安装其他软体也都遇到同样「拦截」。Miranda与同部门一位老美研究员聊起这件事,对方解释说,因该机构与多个联邦政府部门签有研究项目,网路系统一旦被骇客,机密资料恐外洩,所以未经IT部门授权,员工无法在电脑上安装任何软件。2010年Miranda进入本地华资企业任职,虽然就职时雇主说明上班时间不允许员工处理私事,但她打开电脑一试,安装IM软体畅行无阻,IT人员「根本不管」。

在一家日资银行任职的一位华裔职员透露,公司工作电脑上统一安装有微软一款即时通讯软件,专供员工内部沟通使用,「聊胜于无」。

华资企业员工Claire则很少用个人IM帐号与同事交流,「因为签名档、个人信息都会洩露一些很私人的东西,但这些不想让只有工作关系的同事看到」。Claire说,同事间沟通常用工作电邮附带的即时通讯功能,「就算有时聊下私事,看起来也更隐蔽」。

在华资企业担任部门主管的程女士抱怨说,每天进办公室经过员工区,几乎一大半电脑上都大剌剌地开着QQ、MSN、脸书等IM对话框,年轻上班族习惯用IM代替传口讯、备忘贴士可理解,但也严重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她认为,对IM一族应限制。

华美银行发言人王国兰表示,该银行对员工在上班时间使用工作电脑收发即时通讯所持态度是「没有许可,没有不许可,每个案例酌情处理」。如果即时通讯影响到员工的工作表现,不排除公司会予以处理,但如果因特殊紧急状况必须使用,公司也会理解。

中国大陆一分网路调查显示,超过八成受访者在工作时都会打开MSN、QQ等即时通讯工具,另一针对3883名台湾白领上班族进行的调查显示,65%上班族工作时使用即时通讯。

权威商业调研机搆IDC对全球17个国家2400多名上班族访问后,在2008年调研报告指,随着各行业内对即时通讯软体高度依赖的「超链接」(hyper-connected)人群比例增加,即时通讯工具的公私用途分界线正在消失,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即时通讯便会取代电邮,成为更受欢迎的商业通讯方式。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