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高义新书「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出版
哈佛大学中国问题专家傅高义(Ezra F. Vogel)9日在南加大戴维思会议中心(Davison Conference Center)为自己的新书「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Deng Xiaoping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a)发表演讲。
今年已80高龄的傅高义2000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历经十年走访多位中国中央高层领导及其子女,完成876页的权威邓小平传记。
历史地位被低估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被低估。他表示,邓小平是20世纪所有政治领袖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仅带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改革,让古老的中国成为现代的国家。傅高义说,「在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这一点上,20世纪有任何其他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在20世纪,没有其他领导人能像邓小平那样,如此深刻持续地影响21世纪历史进程。」
记者建议写邓小平
傅高义说,这本书的创作开始缘于2000年夏天他在前往韩国济州岛度假途中,对同行好友「华盛顿邮报」25年的资深外交记者,提及自己退休后想写一本书让美国人瞭解亚洲,这位记者毫不犹豫地推荐傅高义写一本邓小平传记。傅高义随即接受了这位朋友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正是因为邓小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在日后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傅高义表示,因为邓小平,中国从年贸易额仅100亿的国家变成贸易额是从前100倍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早年积极倡导派遣几百位留学生赴美,从而使得在这之后的几年,中国有约140万留学生陆续到美国求学。
从陈云着手
傅高义说,为了完成这本书,他曾在2000年聘请一位家庭教师专门负责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一年后,他开始试图从陈云(中国另一位与邓小平共事的高层领导,他并不认同邓小平的政治观点,但从未在公开场合批评邓小平)着手瞭解陈云和邓小平的关系。傅高义说,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搜集多方说法,也试图瞭解谁支持邓小平以及谁反对邓小平。
走访邓亲友
傅高义表示,在他花了几年时间去瞭解与邓小平共事的人及他的亲友。他曾经和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及小女儿邓蓉交谈,同时也结识了万里和赵紫阳的女儿。傅高义还走访了胡耀邦的两个儿子胡德平及胡德华,以及陈毅的儿子及叶剑英的儿子及侄子。傅高义表示,他还认识邓小平的反对者,哈佛学者刘宾雁、王若水及戴晴,希望从多角度最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
傅高义表示,客观来讲,这本书并不算是邓小平的个人传记,因为他并没有涉及很多邓小平个人生活部分。而是试图透过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一系列事件来试图还原邓小平是如何改变中国的。
改革开放的总经理
傅高义认为,很多中国人认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观点并不正确。傅高义表示,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他曾与江泽民会面讨论他们对邓小平的看法。让他感到吃惊的是,第一个倡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人并不是邓小平,而是华国锋。傅高义认为,邓小平是一个高明的谋略家,他的角色始终处在幕后,冲在前面的是他任命的一批年轻官员,比如胡耀邦和赵紫阳,而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角色应该是「总经理」。
镇压学生 错失良机
演讲会现场,一位哥伦比亚大学退休的中国问题专家质疑傅高义,是否忽略了邓小平曾在八九动乱中镇压学生、反对民主的立场时,傅高义说,邓小平并不完全反对民主,只是觉得中国式的民主应该不同于美国。但傅高义也表示,邓小平下令对学生进行武装镇压,确实导致中国错失改革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好时机。
傅高义表示,除了访问中央高层及其子女,他还查阅了许多中、英、日文资料以及一些尚未公开的档案。除此之外,他还曾走访邓小平打游击的太行山区及其故乡四川广安、重庆和成都等地,体验当年邓小平的生活。
本次讲座吸引各界人士参加,许多是来自各高校的中国问题专家,驻洛杉矶台北经文处处长龚忠诚也到访演讲会现场。傅高义这本「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目前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中文版将于明年4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以「邓小平传」为名出版。
今年已80高龄的傅高义2000年从哈佛大学退休,历经十年走访多位中国中央高层领导及其子女,完成876页的权威邓小平传记。
历史地位被低估
傅高义认为,邓小平的历史地位被低估。他表示,邓小平是20世纪所有政治领袖中最重要的人物之一,不仅带领中国走向市场经济改革,让古老的中国成为现代的国家。傅高义说,「在提高民众生活水平这一点上,20世纪有任何其他领导人比邓小平做得更多吗?」「在20世纪,没有其他领导人能像邓小平那样,如此深刻持续地影响21世纪历史进程。」
记者建议写邓小平
傅高义说,这本书的创作开始缘于2000年夏天他在前往韩国济州岛度假途中,对同行好友「华盛顿邮报」25年的资深外交记者,提及自己退休后想写一本书让美国人瞭解亚洲,这位记者毫不犹豫地推荐傅高义写一本邓小平传记。傅高义随即接受了这位朋友的建议,因为在他看正是因为邓小平在80年代末,90年代初的这些努力,使得中国在日后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傅高义表示,因为邓小平,中国从年贸易额仅100亿的国家变成贸易额是从前100倍的出口大国。同时也是邓小平对教育的重视,早年积极倡导派遣几百位留学生赴美,从而使得在这之后的几年,中国有约140万留学生陆续到美国求学。
从陈云着手
傅高义说,为了完成这本书,他曾在2000年聘请一位家庭教师专门负责提高自己的中文水平。一年后,他开始试图从陈云(中国另一位与邓小平共事的高层领导,他并不认同邓小平的政治观点,但从未在公开场合批评邓小平)着手瞭解陈云和邓小平的关系。傅高义说,他尽自己最大努力去搜集多方说法,也试图瞭解谁支持邓小平以及谁反对邓小平。
走访邓亲友
傅高义表示,在他花了几年时间去瞭解与邓小平共事的人及他的亲友。他曾经和邓小平的长女邓林及小女儿邓蓉交谈,同时也结识了万里和赵紫阳的女儿。傅高义还走访了胡耀邦的两个儿子胡德平及胡德华,以及陈毅的儿子及叶剑英的儿子及侄子。傅高义表示,他还认识邓小平的反对者,哈佛学者刘宾雁、王若水及戴晴,希望从多角度最真实地还原当时的历史背景。
傅高义表示,客观来讲,这本书并不算是邓小平的个人传记,因为他并没有涉及很多邓小平个人生活部分。而是试图透过当时的历史背景和一系列事件来试图还原邓小平是如何改变中国的。
改革开放的总经理
傅高义认为,很多中国人认为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观点并不正确。傅高义表示,1997年江泽民访美时,他曾与江泽民会面讨论他们对邓小平的看法。让他感到吃惊的是,第一个倡导中国改革开放的人并不是邓小平,而是华国锋。傅高义认为,邓小平是一个高明的谋略家,他的角色始终处在幕后,冲在前面的是他任命的一批年轻官员,比如胡耀邦和赵紫阳,而邓小平在中国改革开放中的角色应该是「总经理」。
镇压学生 错失良机
演讲会现场,一位哥伦比亚大学退休的中国问题专家质疑傅高义,是否忽略了邓小平曾在八九动乱中镇压学生、反对民主的立场时,傅高义说,邓小平并不完全反对民主,只是觉得中国式的民主应该不同于美国。但傅高义也表示,邓小平下令对学生进行武装镇压,确实导致中国错失改革成为一个民主国家的好时机。
傅高义表示,除了访问中央高层及其子女,他还查阅了许多中、英、日文资料以及一些尚未公开的档案。除此之外,他还曾走访邓小平打游击的太行山区及其故乡四川广安、重庆和成都等地,体验当年邓小平的生活。
本次讲座吸引各界人士参加,许多是来自各高校的中国问题专家,驻洛杉矶台北经文处处长龚忠诚也到访演讲会现场。傅高义这本「邓小平与中国的变革」目前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中文版将于明年4月由香港大学出版社以「邓小平传」为名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