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岱君:信仰造就蒋介石坚毅性格
「看蒋介石日记,最大的感动是他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精神,」史丹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13日在生命河灵粮堂举办的「回顾百年,展望未来──职场精英的影响力」座谈中指出,蒋介石屡战屡败,屡败屡战,但靠着信仰的力量,造就坚毅的性格,面对逆境时始终不届不挠,再接再厉。
「许多学者来胡佛看蒋日记,都很惊讶蒋介石真的是位基督徒,」郭岱君指出,许多学者都认为蒋介石不是真基督徒,为了要娶宋美龄,才来信仰基督教的,「学者从来没有从蒋介石的基督教信仰,来探讨信仰对蒋介石的影响。」
郭岱君表示,「看过蒋介石的日记后,才会真正瞭解蒋介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许多学者在看过蒋日记后,没有一人有疑问蒋介石是有信仰的基督徒。
郭岱君指出,从公开的蒋介石日记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蒋介石为国为民的祷告,如1938年10月2日在武汉会战前,日记中写下「布置已毕,兵力已尽,时间亦已到,凡能人为之事已尽,我此后自当宁静淡泊以完成上帝之使命。」
1938年10月16日的日记:「江山依然,风景如古,战况国情凄怆万千,深信上帝必佑我中华,转危为安也。」
郭岱君指出,最能代表蒋介石信仰的力量,在1938年11月30日的蒋日记中:「吾人要在道德范围中发现真理,惟有在信仰上增加力量,再由信仰上加上希望使之热度加高,最后信仰变成实验,实验变成经验,经验变成智诚,如此信仰即成事实。」
因为「宋子文档案」、蒋介石日记和孔祥熙档案在胡佛担任义工的宋曹琍璇表示,看蒋介石日记,就可以知道蒋介石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天都有灵修、祷告的纪录,天天如此,从没间断。
她说:「蒋介石在抗战,以及后来退去台湾时,经历了国家的战乱、政府的溃败,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加上属下有叛离、有自杀、有逃走,「蒋介石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在退到台湾之后,使台湾成为一个经济的奇蹟国,这些都来自信仰的力量。」
「许多学者来胡佛看蒋日记,都很惊讶蒋介石真的是位基督徒,」郭岱君指出,许多学者都认为蒋介石不是真基督徒,为了要娶宋美龄,才来信仰基督教的,「学者从来没有从蒋介石的基督教信仰,来探讨信仰对蒋介石的影响。」
郭岱君表示,「看过蒋介石的日记后,才会真正瞭解蒋介石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许多学者在看过蒋日记后,没有一人有疑问蒋介石是有信仰的基督徒。
郭岱君指出,从公开的蒋介石日记里,几乎每天都可以看到蒋介石为国为民的祷告,如1938年10月2日在武汉会战前,日记中写下「布置已毕,兵力已尽,时间亦已到,凡能人为之事已尽,我此后自当宁静淡泊以完成上帝之使命。」
1938年10月16日的日记:「江山依然,风景如古,战况国情凄怆万千,深信上帝必佑我中华,转危为安也。」
郭岱君指出,最能代表蒋介石信仰的力量,在1938年11月30日的蒋日记中:「吾人要在道德范围中发现真理,惟有在信仰上增加力量,再由信仰上加上希望使之热度加高,最后信仰变成实验,实验变成经验,经验变成智诚,如此信仰即成事实。」
因为「宋子文档案」、蒋介石日记和孔祥熙档案在胡佛担任义工的宋曹琍璇表示,看蒋介石日记,就可以知道蒋介石是虔诚的基督徒,每天都有灵修、祷告的纪录,天天如此,从没间断。
她说:「蒋介石在抗战,以及后来退去台湾时,经历了国家的战乱、政府的溃败,有很多不如意的事,」加上属下有叛离、有自杀、有逃走,「蒋介石以坚毅不拔的精神,在退到台湾之后,使台湾成为一个经济的奇蹟国,这些都来自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