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金山人语》一张选票 被计算两次
华裔参政近年大有起色,但总体说来,华人投票率仍低。今年7月「亚太裔投票组织」在维州开会,各地赴会代表期待两党总统候选人能莅临会场打气加油,最后却失望而归。亚太裔社区动向不被主流政客关注,亚裔选民欠缺投票热情是重要原因之一。

看看我们身边,大家对政府政策,从食物卡到医保,从税收到福利,其实都很关心;对政客品行也时有褒贬。但是,因为忙于生计、语言障碍、文化传统等种种原因,大家对参加投票总是兴趣缺缺。

除各种主客观因素外,华人政治冷感还在于对手中选票的「误读」,未能掂量出它的真实份量。以为多一票不多、少一票不少,没我这一票,该选上的还是会选上,有这一票,选不上的照旧选不上。如果我这一票没发挥作用,岂不是白费力气?

不错,如果你是加州选民,无论你大选投谁的票,欧巴马终归会赢,加州无论如何都是民主党的。但若在摇摆州如佛州或俄州,你的一票可能真会决定谁成为下届总统。欧罗目前选情胶着,胜选关键就在少数几个摇摆州。2004年布希和高尔在佛州的选战,最后是一票一票地数过,方见分晓。在这种情况下,多一票或少一票,攸关胜负。

即使在加州,今年投票除总统选举外,还有地方公职和重要提案选举。如第30号加税案,直接关系每个人切身利益,甚至影响子女后代的教育。目前选战正烈,能否通过尚在未定之天,而你的一票,或可决定提案的命运。

这些只是就选票「面值」而言。一张选票被计算后,可能封存起来,但它的使命并未就此完结。在随后关于「投票率」的计算中,同张选票将再被「计算」一次,而在这次计算中,它的实际价值可能远远超过它的「面值」。

依民主选举的规则,钞票和选票最终影响政客对某一族群的态度,更长久影响政府资源的分配。一个候选人对某一社区「亲近」,任命政府官员也罢,亲去拜票募款也罢,相当程度上看该社区过往投票和捐款纪录。如果亚裔投票率很高,以致于可左右选情,「亚太裔投票组织」的会议,欧罗可能不请自来。

常听到抱怨说亚裔权益未被重视。事实上,选票是最有力的维权手段。选票会发声,选票越多声音越大。从这个意义上说,即使加州选举只有总统大选一项,亚裔也不应放弃,因为,这一票第一次计算给总统候选人,第二次计算时,是投给自己的。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