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处理邻里噪音 沟通代抱怨
邻里噪音向来是难解习题,三不五时的家庭派对,宾主尽欢却苦了邻居,类似纠纷层出不穷。警方建议遇吵闹恶邻可蒐证报警,律师表示情况严重可申请禁制令,但皆强调敦亲睦邻,尽可能以沟通为解决途径。

奇诺冈(Chino Hills)陈先生的白人邻居,日前晚间唿朋引伴,在自家泳池旁开派对,随着酒酣耳熟更肆无忌惮,大半夜玩起跳水、打水仗,还将啤酒罐、泳衣扔到陈先生家,吵得不可开交。「那是平常日子,我家还有九岁幼儿,第二天得上学,他们狂欢吵闹,已经影响我们作息。」陈先生愤怒难忍,于凌晨2时报警处理,风波方告平息。

在尔湾(Irvine)就读大学的庄同学,现住租赁公寓。每逢周末夜,隔壁西裔住户便将音响开最大声,像是测试邻里的忍受极限。「周末听音乐也要有限度,他们竟可在深夜1时继续吵闹,有时候甚至通宵。」向公寓社区办公室反映后,经理曾发函警告,但对方仍三不五时于深夜将音量调大,似乎向周边邻居报復。

除音响、派对外,宠物噪音也是一大污染源,哈仙达冈(Hacienda Heights)李先生,便因邻居的狗歇斯底里,动辄对路人咆哮而伤透脑筋。「不分日夜,只要有车、民众路经他们的宅院,狗就开始叫个不停,每次持续20分钟,最久长达1小时。」李先生曾叩门与该住户反应,对方却无动于衷。

洛县警局核桃分局华裔警员戚兴业说,噪音无分时段,只要引起居民反感,即可列为干扰源。他举处理过的例子,曾接民众中午报案,指称邻居狗吠超过一小时,向警方求助。戚兴业分析,尽管县市政府有明文规定,但噪音构成得视状况,当事人可对邻居通宵派对充耳不闻,也可因家中长辈较早休息,晚间8、9时即举报噪音,并无「容忍噪音」的特定时段。报警时,可事先要求保留报案人身分,以免报復行为。基于和睦原则,他建议民众尽可能沟通取代冲突,若自宅欲开派对,应先告知左邻右舍寻求谅解。

洛杉矶市警局刘姓华裔警官表示,若以社区内开趴、使用音响设备为例,一般过10时后即需解散,以免影响住宅安宁。假设邻居吵闹不休,无论什么理由,可先用手机录音、录影蒐证,再打电话给警方,切忌自行上门兴师问罪,很可能后患无穷。他说,派对上不免有人喝醉,藉酒壮胆对抱怨的邻居大施拳脚,最好方法还是请警察解决。

华裔律师邓洪建议,邻居制造噪音勿怒气抱怨,此举恐导致情况失控,不单破坏邻里和睦,还会因无赖邻居破坏自家物业而损失。谨慎方法,可在派对翌日婉转沟通,抑或请警方代为出面。若邻居天天开趴令人难忍,则可告上小额法庭,并请法官颁佈禁制令,但这往往是最后一步,彼此还得做邻居,针锋相对毕竟不是好事。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