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金山人语》文学大师在49年后的遭遇
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获推崇的大师简称为「鲁郭茅巴老曹」,即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和曹禺。

如果对「鲁郭茅巴老曹」稍作分析,除了在1936年去世的鲁迅,其他作家的代表作品,大多在1949年之前完成。

先说巴金。巴老最着名的作品是「激流三部曲」:「家」、「春」、「秋」,和爱情三部曲:「雾」、「雨」、「电」,都创作于1949年之前。1949年之后至文化大革命,无好作品。文革后的散文「怀念萧珊」及他的五卷「随想录」,或可传世,却是「十年浩劫」带给他的「礼物」。

曹禺的「雷雨」和「日出」,至今时见演出。1996年以86岁高龄去世的曹禺,至死都很痛苦。老人痛苦的原因是:延续50多年的政治原因,他再也无法创作出好剧本。

老舍1936年完成长篇小说「骆驼祥子」,1946年在美国完成「四世同堂」,1949年后创作了「龙鬚沟」和「茶馆」等佳作。老舍战战兢兢地「改造」自己,希望能跟上新中国的脚步,却在文革开始时被称为「牛鬼蛇神」、「反动文人」,不堪羞辱,投湖自尽,年仅67岁。

1932年,茅盾完成了「林家舖子」和「子夜」等名篇,1949年之后呢?

鲁迅如果活到1957年的「反右」,据其子周海婴的「我与鲁迅七十年」一书,毛泽东说,如果鲁迅在「反右」中,或者是识大体不作声,或在监狱里续继写他的文章。

郭沫若的研究创作范围相当广泛,文学方面,早期诗集「女神」被称为中国新诗奠基作品之一。1949年之后,郭沫若作品多随政治需要而为,剧作「蔡文姬」为响应毛泽东提出的为曹操翻案而作。

文革中的「李白与杜甫」,郭沫若在书中褒李白贬杜甫,被认为是迎合毛泽东个人喜好,而歪曲历史与文学。

郭沫若很「识大体」,所以没有如很多作家那样受迫害。

未列「鲁郭茅巴老曹」的作家沈从文,1949年时,感悟到不能再创作小说了,改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

瑞典汉学家、诺贝尔奖评委马悦然对沈从文的评价是:「要是说中国作家得奖,沈从文头一个就是,五四运动以来的中国作家就是他,头一个可以获奖的。」

中共中央最近发出「决定」,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回顾这些作家在1949年前后的遭遇,可以给现在「推动」文化繁荣有所启示,尽管文化繁荣绝非官方推动可以达成。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时官方的推动,反而会戕害文化。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