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英对决的关键
民调显示,台湾大选选情紧绷,双英最后得票差距可能只有三个百分点,甚至决胜于一个百分点之内(一个百分点约等于20万票)。选情如此接近,蓝绿都难以言胜。
不过,越近投票,就越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中间选民可能因担心台湾经济出现变化而出来投票,而这种「经济投票」的动机可能是不放心蔡英文,担心她上台后的经济政策会摇动正在稳定前进的经济船。
前两次总统选举的得票情况显示,蓝绿各有「基本盘」,尤其是绿营,谢长廷在2008年后扁时期得票仍达41.55%,可见蔡英文的基本盘至少有42%。在「蓝绿板块形态固定」的情况下,中间选民将成为胜负关键,但中间选民在这次选举中会如何投票呢?
笔者认为,不少中间选民可能成为「经济选民」。所谓经济选民,不仅指为数约100万的台商和家眷(估计投票的约有20万),更包括那些因为担心经济可能生变而出来投票的人(包括200多万的首投族)。
为什么经济会成为这次选举的首要关心议题?2008年李曼兄弟倒闭以来的数年,都可称为「经济年」,无论美欧、中国大陆和台湾,最关心的都是经济,阿拉伯之春的起因也是经济;台湾的经济已经与中国大陆极之紧密,交流合作与结合之势已经形成,中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对台湾都有重大影响。面对如此的内外经济环境,台湾民众不可能不担心台湾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不担心两岸经济合作的大势是否生变。
上述情况是导致在这次选举中经济议题超越政治议题的原因。「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是这次选举中最具争议的议题,但这种争论影响的是基本盘选民,对中间选民的影响较少;中间选民更关心的是经济好坏(2010年台湾经济成长率是10.88%,创24年新高),尤其关心的是,马或蔡当选对经济的影响。
应该这样说:选民越担心经济,就越会出来投票,而越多中间选民出来投票,就越可能对马英九有利,因为担心经济出现变化的人大都不放心蔡英文的经济政策。台湾民众对金融海啸记忆犹新,现在欧债危机又将来袭,另一方面,台湾又不能不面对大陆的经济崛起,无法自外于大陆经济圈的影响,在内外双重压力下,「经济选民」必然增加,「经济选票」可能成为这次大选的决定性因素。
不过,越近投票,就越出现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中间选民可能因担心台湾经济出现变化而出来投票,而这种「经济投票」的动机可能是不放心蔡英文,担心她上台后的经济政策会摇动正在稳定前进的经济船。
前两次总统选举的得票情况显示,蓝绿各有「基本盘」,尤其是绿营,谢长廷在2008年后扁时期得票仍达41.55%,可见蔡英文的基本盘至少有42%。在「蓝绿板块形态固定」的情况下,中间选民将成为胜负关键,但中间选民在这次选举中会如何投票呢?
笔者认为,不少中间选民可能成为「经济选民」。所谓经济选民,不仅指为数约100万的台商和家眷(估计投票的约有20万),更包括那些因为担心经济可能生变而出来投票的人(包括200多万的首投族)。
为什么经济会成为这次选举的首要关心议题?2008年李曼兄弟倒闭以来的数年,都可称为「经济年」,无论美欧、中国大陆和台湾,最关心的都是经济,阿拉伯之春的起因也是经济;台湾的经济已经与中国大陆极之紧密,交流合作与结合之势已经形成,中国经济是软着陆还是硬着陆对台湾都有重大影响。面对如此的内外经济环境,台湾民众不可能不担心台湾的经济发展,不可能不担心两岸经济合作的大势是否生变。
上述情况是导致在这次选举中经济议题超越政治议题的原因。「九二共识」和「台湾共识」是这次选举中最具争议的议题,但这种争论影响的是基本盘选民,对中间选民的影响较少;中间选民更关心的是经济好坏(2010年台湾经济成长率是10.88%,创24年新高),尤其关心的是,马或蔡当选对经济的影响。
应该这样说:选民越担心经济,就越会出来投票,而越多中间选民出来投票,就越可能对马英九有利,因为担心经济出现变化的人大都不放心蔡英文的经济政策。台湾民众对金融海啸记忆犹新,现在欧债危机又将来袭,另一方面,台湾又不能不面对大陆的经济崛起,无法自外于大陆经济圈的影响,在内外双重压力下,「经济选民」必然增加,「经济选票」可能成为这次大选的决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