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小女人 独撑丁胖子30年
蒙特利公园市丁胖子广场红遍两岸30年,成为很多华裔新移民心中难忘的「到美国第一个落脚站」,也见证洛杉矶华裔社区的壮大。不少人猜测,「丁胖子豆浆油条包子店」30年的老闆,一定是位膀大腰圆的壮男。但事实上,老闆不姓丁,更不是胖子。苗条依然的Jennifer林站在面前,一件天蓝色的T恤,清爽得「吓人一跳」。
一家饮食店要撑过30年很难;一人独力撑过30年,更难。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要独立撑过这30年,难上加难。来自台湾的「小女人」Jennifer林撑过来了,但半年前,她决定出让店面,收摊不做了。
「我1981年开始经营『丁胖子』」,Jennifer林说,『丁胖子』最初是一位台湾友人开设,因为长得胖,所以当时朋友起哄给店起了『丁胖子』绰号。不过「丁胖子」店还没热,短短几个月后就转手卖给Jennifer林,「我自己都没想到,一做就是30年」。
十指不沾水,也从没开过店,Jennifer形容自己当时「好怕」。匆匆忙忙接了生意,小儿子刚出生,面对在台美两边的「空中飞人」丈夫留下三个孩子的日常起居,来不及细想如何完成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跌跌撞撞当起全职老闆和全职家庭主妇,「每天清晨5时半起床,清晨就要面对等待早餐的人群,孩子练琴的半小时也能在车上睡着了」。
「我爱美,喜欢漂亮东西」,Jennifer说,最初计画将丁胖子做成蛋糕店,为此还专门请来烘培师傅,自己则从旁偷师学艺。不过蛋糕店最终没有开成,丁胖子台湾传统的烧饼、豆浆、油条却一传十、十传百,最传统的家乡早餐,让许多远离家乡的移民享受到家乡的美食。每天清晨6时就顾客盈门,「那时候,根本由不得妳怕不怕了」。
异国他乡的家乡味,使丁胖子很快「胖起来」。没几年,丁胖子的小店面扩张到五家。蒙市、阿市、甚至圣盖博和罗斯密的民众都纷纷前来,到洛城的两岸游客,每天更带上丁胖子早餐坐上旅游大巴士。「每天7时半送完孩子上学后,几乎天天忙到午后,「连坐下喝水时间都没有」。丁胖子的豆浆油条和丁胖子广场,也开始名扬台海两岸,「吃家乡味、找家庭旅馆、找工作广告,去丁胖子」。
最多时丁胖子的面点师傅和员工有17人。Jennifer 说,不过到今年几个月前最后关店,连她自己,只有四人。当丁胖子如日中天时,Jennifer收到先生的离婚提议,当时最小的儿子刚满八岁。
整天忙前忙后的老闆娘,变成有当爹又当娘的老闆,但一切的辛苦,都不比市场竞争的冲击大。
「80年代初开店,整个店面月租只要35元,到30年后离开时,房租涨到6700元,整整是当年的200倍」,Jennifer 说,加上这些年景气不佳,食品原料也跟着水涨船高,「到最后每次发完员工薪水,自己已所剩无几」。她也因此向华人房东请求「是否可不要月初付钱,月尾补上」,但遭拒绝。继续经营生意的勇气,最终折断。
孤身奋战30年丁胖子,2011年的最后一天选择「熄灯」,Jennifer说,「离开用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经营30年的丁胖子,那天傍晚,脑子都是麻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现在丁胖子原址还有「丁胖子」字样,但已由「车库美食」「重庆江湖菜」和「快可立」取代。
一家饮食店要撑过30年很难;一人独力撑过30年,更难。一个带着三个孩子的单身母亲要独立撑过这30年,难上加难。来自台湾的「小女人」Jennifer林撑过来了,但半年前,她决定出让店面,收摊不做了。
「我1981年开始经营『丁胖子』」,Jennifer林说,『丁胖子』最初是一位台湾友人开设,因为长得胖,所以当时朋友起哄给店起了『丁胖子』绰号。不过「丁胖子」店还没热,短短几个月后就转手卖给Jennifer林,「我自己都没想到,一做就是30年」。
十指不沾水,也从没开过店,Jennifer形容自己当时「好怕」。匆匆忙忙接了生意,小儿子刚出生,面对在台美两边的「空中飞人」丈夫留下三个孩子的日常起居,来不及细想如何完成自己成为教育工作者的理想,跌跌撞撞当起全职老闆和全职家庭主妇,「每天清晨5时半起床,清晨就要面对等待早餐的人群,孩子练琴的半小时也能在车上睡着了」。
「我爱美,喜欢漂亮东西」,Jennifer说,最初计画将丁胖子做成蛋糕店,为此还专门请来烘培师傅,自己则从旁偷师学艺。不过蛋糕店最终没有开成,丁胖子台湾传统的烧饼、豆浆、油条却一传十、十传百,最传统的家乡早餐,让许多远离家乡的移民享受到家乡的美食。每天清晨6时就顾客盈门,「那时候,根本由不得妳怕不怕了」。
异国他乡的家乡味,使丁胖子很快「胖起来」。没几年,丁胖子的小店面扩张到五家。蒙市、阿市、甚至圣盖博和罗斯密的民众都纷纷前来,到洛城的两岸游客,每天更带上丁胖子早餐坐上旅游大巴士。「每天7时半送完孩子上学后,几乎天天忙到午后,「连坐下喝水时间都没有」。丁胖子的豆浆油条和丁胖子广场,也开始名扬台海两岸,「吃家乡味、找家庭旅馆、找工作广告,去丁胖子」。
最多时丁胖子的面点师傅和员工有17人。Jennifer 说,不过到今年几个月前最后关店,连她自己,只有四人。当丁胖子如日中天时,Jennifer收到先生的离婚提议,当时最小的儿子刚满八岁。
整天忙前忙后的老闆娘,变成有当爹又当娘的老闆,但一切的辛苦,都不比市场竞争的冲击大。
「80年代初开店,整个店面月租只要35元,到30年后离开时,房租涨到6700元,整整是当年的200倍」,Jennifer 说,加上这些年景气不佳,食品原料也跟着水涨船高,「到最后每次发完员工薪水,自己已所剩无几」。她也因此向华人房东请求「是否可不要月初付钱,月尾补上」,但遭拒绝。继续经营生意的勇气,最终折断。
孤身奋战30年丁胖子,2011年的最后一天选择「熄灯」,Jennifer说,「离开用一生最美好的年华经营30年的丁胖子,那天傍晚,脑子都是麻的,心像打翻了五味瓶」。
现在丁胖子原址还有「丁胖子」字样,但已由「车库美食」「重庆江湖菜」和「快可立」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