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告别坏情绪 张瑞珊:先学与它对话
由丰盛生命教会主办的「压力与情绪管理」讲座于日前在密尔布瑞(Millbrae)图书馆举行。台湾出生、长年旅居美国和澳洲的主讲人张瑞珊,与来自湾区各地的华人朋友分享了认识、纾解、和管理压力与情绪的方法。张瑞珊是社会学者、心理治疗师、国际得奖作者和教育家。她用一幅幅形象鲜明的图画和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现场笑声连连,气氛活跃。

主办人郑念桦牧师表示,张瑞珊以她20多年的中西文化研究成果,对于传统西方心理治疗的主要理论及临床技术进行整理与批判,并以多年的临床经验研发出适用于华人的方法,已在世界各地召开20多场讲座。郑念桦得知张瑞珊这次来美拜访朋友,便邀请她前来分享。

张瑞珊认为,情绪会给人带来各种影响,但人并不只等同于情绪,人不能被情绪所主宰。所以,人要认识情绪,能够把自我和情绪区分开来,自己就能观察并且管理自己的情绪。

张瑞珊分享了管理情绪的几个小技巧,除了多运动之外,深唿吸也是一个好方法。练习深唿吸时,不必刻意压抑情绪或想法,而是将注意力集中在鼻孔中一进一出的空气。当鼻孔中的空气成为注意力的焦点,人的情绪或想法也就变成来来去去,不会执着我心,或挥之不去了。人也因此能够静下来,感到放松。

张瑞珊还发展出另外一个将自我和情绪分开的方法。她说:「我们可以将有碍自己潜力发展,或者影响自己和周围人际关系的一些特质找出来,帮它们取名字,譬如『紧张大师』。当我们意识到『紧张大师』来时,不妨与『紧张大师』对话,那么自己和『紧张大师』就分开了,则不会像过去一样因过度紧张而误了事。」

此外,张瑞珊指出华人的「自我」基本上是界定于家庭角色。她表示:「华人在毕生努力为家人负责任的同时,还应该加入一些对自我的照顾、为自我负责。人要活得有激情和生命力,学会满足所拥有的,追寻所喜爱的。」她也澄清了一些重要的观念,譬如,理想不等于现实,许多人把理想等同于、或强加在现实中,对自己和别人 (包括子女)的期待过高,或是不断与别人比较得失等等,只会对自己和周围的人造成没有必要的挫折感、压力和反效果。另外,她提出有效的沟通技巧,以及想改善人际关系,首先要学会反省和改变自己等等原则。

现场的听众积极向张瑞珊提问,提问最多的是关于家庭和如何与子女沟通的问题。一华人听众沙琪表示,东方人对于精神疾病一直採取不敢讲,不瞭解的态度。这次能邀请到专业人士解答疑虑,能帮助认识和管理人的情绪,对家庭、学习和工作都有很大的益处。希望华人社区能多召开此类讲座。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