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会歌剧院秋季新戏209场
如果表演艺术是在筑梦,那么歌剧是最富丽的一个梦;如果歌剧是一个梦,那么大都会歌剧院是全世界最大的筑梦工厂,可以僱用最大的明星,动用最繁杂的舞台机关。这个工厂于9月24日开工,到明年5月11日时,一共会做209场梦,上演27齣不同的剧码,包括七齣全新建构的梦境。
很多人觉得歌剧这个梦不容易走得进去,梦里讲的是不同的语言、陌生的故事、每个角色的情绪都很极端,极端到他们会突然之间开口唱起歌来。也有人一想到歌剧就想到超重的歌手张着大口、直挺挺站在台前,偶尔手臂伸展在胸前就算演戏。但当我们进入这个梦境后,许多奇怪的场景都会言之成理。放大的情绪与放情高歌忽然间再相配不过,异地异时正给人幻想的空间,而且当我们穿透表面的外国人名地名后,许多角色的情感挣扎、对美好人生的渴望,都是再熟悉也不过。至于歌剧演员的外形,也愈来愈时麾,表演方式愈来愈自然。这些转变,都可以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制作里看见。
本季第一齣新制作是「爱情的灵药」(L'Elisir d'Amore),唐尼采蒂的19世纪义大利小镇的纯真的爱情故事。镇花Adina不但有姿色有恆产,还是镇上少数读书识字的女子,所以她虽然知道心地良善的Nemorino痴心爱慕她,但她对这目不识丁的傻小子,总有点看不上眼,反而跟满口甜言蜜语的驻镇军团长官Belcore打情骂俏。不死心的Nemorino信了江湖郎中的法螺,想靠爱情的灵药来赢得美人心,谁知「灵药」药效还没发挥,Adina已经答应驻镇军团军官的求婚,Nemorino急得与Belcore签下投军契,换得现金去买更多的灵药。经此一番周折,Adina终于了解,花儿好看固然闻香者众,但真正惜花的有情人却是难找,终于和Nemorino结为连理。Adina将由乐坛天字号花旦Anna Netrebko演出,Belcore则是Mariusz Kwiecien担任,这两人都是色艺俱佳,演技生动的歌手,可以充份表现喜感。
英国当代作曲家Thomas Ades改编莎士比亚晚期杰作「暴风雨」(The Tempest),是20世纪歌剧里少数公认可以传世的作品。大都会第一次演出这个作品,找上以演技写实自然着称的英国男中音Simon Keenlyside,演出大法师Prospero。米兰大公Prospero被禠权夺国,放逐到荒岛上。他矢志要復仇,在岛上修练成魔法,等待良机。导演Robert Lepage把场景移到18世纪的米兰La Scala歌剧院,演出一个剧中剧。
威尔弟的「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歌剧外的故事几乎和歌剧里的故事一样悬疑。威尔弟根据法国剧作家Eugene Scribe的剧本谱成的歌剧,讲的是18世纪末年瑞典国王Gustave三世被暗杀的历史。剧本本身已经加入很多虚构的元素,但是当时义大利官方还是担心欧洲王室被杀的故事可能引发革命风潮,所以逼着威尔弟把故事搬到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波士顿,主要角色的名字也都改了。今天歌剧院上演此戏,场景可以设在瑞典,也可以设在波士顿,角色名字也有两个版本,甚至有时是混在一起用。而这也证明,歌剧的主要元素是音乐,即使剧情有时张冠李戴,只要音乐好,就一样可以传世。这次演出的歌手包括Karita Mattila、Dmitri Hvorostovsky、Dolora Zajick和Stephanie Blythe都是上选,精采可期。
歌剧和京剧一样,喜欢从历史上找题材,但鑑古知今的教训让很多当权者紧张。在威尔弟之前的唐尼采蒂也碰到同样的问题。他的「玛丽‧斯图亚特」(Maria Stuarda)就因为当时拿坡里国王的皇后是玛丽的后人,演出屡生波折。这是他以英国都铎王朝为背景所作一系列歌剧中第二部,描述天主教的苏格兰皇后玛丽因为政争失败,逃到英格兰寻求英国国教的表姊伊莉莎白一世的保护,最后终于因为宗教政治的纠葛,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玛丽皇后由美国女中音Joyce DeDonato演唱,她今年春天刚在休斯顿歌剧院首演此角,大获成功,纽约的歌迷无不引颈期盼一睹她的风采。
威尔弟的名作「弄臣」(Rigoletto)是各地最常演出的剧码之一。身体畸形的弄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帮着好色的主公找女人,但他也因此结怨不少,所以当他自己的女儿也落入主公魔爪时,大家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情没人同情他。弄臣找了刺客暗杀主公,谁知道女儿情根太深,甘愿牺牲自己拯救心上人,成为最无辜的牺牲者。为了让这则熟悉的故事有新鲜感,许多导演都把故事改头换面,移植到不同的时空。大都会这次找来东尼奖最佳导演Michael Mayer,把场景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结果如何很让人好奇。
华格纳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不容易唱,但大都会本季的演唱者都是佼佼者,包括Jonas Kaufmann、Katarina Dalayman、Peter Mattei、Rene Pape,尤其是男高音Kaufmann声名鼎盛,法德义大利语都能唱,浪漫、抒情、英雄的角色无一不擅,他又养身有道,不像一些男高音,才窜起就破声,黯然引退。他逐步开拓自己的华格纳角色,每一次唱新的角色,都让人期盼。「帕西法尔」是华格纳重述圣杯的故事,在山野里长大的帕西法尔,无意间闯入圣杯骑士的圣殿,懵懵懂懂间种下了他追寻自己身世的志向。流浪多年后,他再回到圣殿,终于了解自己的命运—成为圣杯骑士新的领袖。
韩德尔的「凯撒大帝」(Giulio Cesare)讲述凯撒被埃及艳后克丽奥派翠拉引诱,帮助她打败弟弟,取得埃及王位的故事。韩德尔的歌剧有很长一段时间尘封历史的书橱里,但「凯撒大帝」是其中少数始终没有被遗忘的一齣。古埃及的历史或许离我们很遥远,但「英雄难过美女关」的故事却是中外皆然。
在重演的旧制作里,以三部冷门的歌剧最引人注意。Poulenc的「卡美利修女」(Dialogues des Carmelites)讲述法国大革命期间,一群为信仰而牺牲的修女的故事,John Dexter的制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大都会最好的一个作品之一。白辽士的「特洛伊人」(Les Troyen)长达五个半小时,卡司众多,因此很少演出,这个Francesca Zambello在2003年的制作,很受好评,排出的卡司也很强,很值得剧迷投资这个时间。Riccardo Zandonai在1914年的Francesca da Rimini是普契尼之后,少数至今还有演出的义大利歌剧,他撷取但丁「神曲」中的一段故事,描述在封建制度下,父母之命造成的恋爱悲剧。
大都会歌剧院查询www.metopera.org或电212-362-6000,地址在曼哈坦百老匯大道夹65街林肯中心。
很多人觉得歌剧这个梦不容易走得进去,梦里讲的是不同的语言、陌生的故事、每个角色的情绪都很极端,极端到他们会突然之间开口唱起歌来。也有人一想到歌剧就想到超重的歌手张着大口、直挺挺站在台前,偶尔手臂伸展在胸前就算演戏。但当我们进入这个梦境后,许多奇怪的场景都会言之成理。放大的情绪与放情高歌忽然间再相配不过,异地异时正给人幻想的空间,而且当我们穿透表面的外国人名地名后,许多角色的情感挣扎、对美好人生的渴望,都是再熟悉也不过。至于歌剧演员的外形,也愈来愈时麾,表演方式愈来愈自然。这些转变,都可以在大都会歌剧院的制作里看见。
本季第一齣新制作是「爱情的灵药」(L'Elisir d'Amore),唐尼采蒂的19世纪义大利小镇的纯真的爱情故事。镇花Adina不但有姿色有恆产,还是镇上少数读书识字的女子,所以她虽然知道心地良善的Nemorino痴心爱慕她,但她对这目不识丁的傻小子,总有点看不上眼,反而跟满口甜言蜜语的驻镇军团长官Belcore打情骂俏。不死心的Nemorino信了江湖郎中的法螺,想靠爱情的灵药来赢得美人心,谁知「灵药」药效还没发挥,Adina已经答应驻镇军团军官的求婚,Nemorino急得与Belcore签下投军契,换得现金去买更多的灵药。经此一番周折,Adina终于了解,花儿好看固然闻香者众,但真正惜花的有情人却是难找,终于和Nemorino结为连理。Adina将由乐坛天字号花旦Anna Netrebko演出,Belcore则是Mariusz Kwiecien担任,这两人都是色艺俱佳,演技生动的歌手,可以充份表现喜感。
英国当代作曲家Thomas Ades改编莎士比亚晚期杰作「暴风雨」(The Tempest),是20世纪歌剧里少数公认可以传世的作品。大都会第一次演出这个作品,找上以演技写实自然着称的英国男中音Simon Keenlyside,演出大法师Prospero。米兰大公Prospero被禠权夺国,放逐到荒岛上。他矢志要復仇,在岛上修练成魔法,等待良机。导演Robert Lepage把场景移到18世纪的米兰La Scala歌剧院,演出一个剧中剧。
威尔弟的「假面舞会」(Un Ballo in Maschera),歌剧外的故事几乎和歌剧里的故事一样悬疑。威尔弟根据法国剧作家Eugene Scribe的剧本谱成的歌剧,讲的是18世纪末年瑞典国王Gustave三世被暗杀的历史。剧本本身已经加入很多虚构的元素,但是当时义大利官方还是担心欧洲王室被杀的故事可能引发革命风潮,所以逼着威尔弟把故事搬到殖民地时期的美国波士顿,主要角色的名字也都改了。今天歌剧院上演此戏,场景可以设在瑞典,也可以设在波士顿,角色名字也有两个版本,甚至有时是混在一起用。而这也证明,歌剧的主要元素是音乐,即使剧情有时张冠李戴,只要音乐好,就一样可以传世。这次演出的歌手包括Karita Mattila、Dmitri Hvorostovsky、Dolora Zajick和Stephanie Blythe都是上选,精采可期。
歌剧和京剧一样,喜欢从历史上找题材,但鑑古知今的教训让很多当权者紧张。在威尔弟之前的唐尼采蒂也碰到同样的问题。他的「玛丽‧斯图亚特」(Maria Stuarda)就因为当时拿坡里国王的皇后是玛丽的后人,演出屡生波折。这是他以英国都铎王朝为背景所作一系列歌剧中第二部,描述天主教的苏格兰皇后玛丽因为政争失败,逃到英格兰寻求英国国教的表姊伊莉莎白一世的保护,最后终于因为宗教政治的纠葛,被送上断头台的故事。玛丽皇后由美国女中音Joyce DeDonato演唱,她今年春天刚在休斯顿歌剧院首演此角,大获成功,纽约的歌迷无不引颈期盼一睹她的风采。
威尔弟的名作「弄臣」(Rigoletto)是各地最常演出的剧码之一。身体畸形的弄臣,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帮着好色的主公找女人,但他也因此结怨不少,所以当他自己的女儿也落入主公魔爪时,大家都抱着看好戏的心情没人同情他。弄臣找了刺客暗杀主公,谁知道女儿情根太深,甘愿牺牲自己拯救心上人,成为最无辜的牺牲者。为了让这则熟悉的故事有新鲜感,许多导演都把故事改头换面,移植到不同的时空。大都会这次找来东尼奖最佳导演Michael Mayer,把场景设在赌城拉斯维加斯,结果如何很让人好奇。
华格纳最后一部歌剧「帕西法尔」(Parsifal)不容易唱,但大都会本季的演唱者都是佼佼者,包括Jonas Kaufmann、Katarina Dalayman、Peter Mattei、Rene Pape,尤其是男高音Kaufmann声名鼎盛,法德义大利语都能唱,浪漫、抒情、英雄的角色无一不擅,他又养身有道,不像一些男高音,才窜起就破声,黯然引退。他逐步开拓自己的华格纳角色,每一次唱新的角色,都让人期盼。「帕西法尔」是华格纳重述圣杯的故事,在山野里长大的帕西法尔,无意间闯入圣杯骑士的圣殿,懵懵懂懂间种下了他追寻自己身世的志向。流浪多年后,他再回到圣殿,终于了解自己的命运—成为圣杯骑士新的领袖。
韩德尔的「凯撒大帝」(Giulio Cesare)讲述凯撒被埃及艳后克丽奥派翠拉引诱,帮助她打败弟弟,取得埃及王位的故事。韩德尔的歌剧有很长一段时间尘封历史的书橱里,但「凯撒大帝」是其中少数始终没有被遗忘的一齣。古埃及的历史或许离我们很遥远,但「英雄难过美女关」的故事却是中外皆然。
在重演的旧制作里,以三部冷门的歌剧最引人注意。Poulenc的「卡美利修女」(Dialogues des Carmelites)讲述法国大革命期间,一群为信仰而牺牲的修女的故事,John Dexter的制作,被许多人认为是大都会最好的一个作品之一。白辽士的「特洛伊人」(Les Troyen)长达五个半小时,卡司众多,因此很少演出,这个Francesca Zambello在2003年的制作,很受好评,排出的卡司也很强,很值得剧迷投资这个时间。Riccardo Zandonai在1914年的Francesca da Rimini是普契尼之后,少数至今还有演出的义大利歌剧,他撷取但丁「神曲」中的一段故事,描述在封建制度下,父母之命造成的恋爱悲剧。
大都会歌剧院查询www.metopera.org或电212-362-6000,地址在曼哈坦百老匯大道夹65街林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