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大:中印巴俄 菁英大学仍不多
史丹福大学19日发表研究报告指出,美国的电脑及工程系学生正面临来自中国、印度等国优秀学生的竞争。史丹福出版「全球经济变化之下的大学教育延伸」(University Expansion in a Changing Global Economy)一书,分析中国、印度、巴西、俄国「金砖四国」(BRICs)的大学教育,及对经济成长的影响。
研究指出,尽管有学者担心「金砖四国」的大学对美国造成威胁,但根据多方面的研究,「金砖四国」将会开发各自的高科技领域,不同的创新和研发,「和美国还有些距离。」
「全」书作者之一、史大教育学系教授卡诺(Martin Carnoy)指出,以上四个国家的大学系统,在过去20年快速成长,「问题是:为何会如此的快速成长?有什么影响?尤其是这些国家有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时,对美国的影响会是什么?美国会被赶上吗?如果这些国家都致力于建造菁英学府,会发生什么事?」
「金砖四国」的大学毕业生,从2000年的1900万,成长到2010年的4000多万,其中成长最快的是中国,在同一段期间中,从不到300万的大学毕业生,成长到1200万。
「全」书的研究以各国政府及社会是否愿投资、组织高等教育学府为衡量标准。卡诺表示,研究评估「金砖四国」是否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从高等学府中培养足够的人才?贫困学生是否也有机会上大学,和别人有同样的成功机会?
卡诺指出,如果政府在经济快速成长时,也能「成功地」扩充高等学府的教育机会,那应这个政府就是好政府、有效率的政府。
研究指出,「金砖四国」虽然花大笔经费扩充许多大学,但是菁英(Elite)大学却不多,只造就了大批的学生。研究指出,2009年中国有250万大学毕业生,但只有40万学生是菁英学生;印度2009年有230万学生毕业,只有10万名学生毕业于菁英大学。报告详情:news.stanford.edu。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研究指出,尽管有学者担心「金砖四国」的大学对美国造成威胁,但根据多方面的研究,「金砖四国」将会开发各自的高科技领域,不同的创新和研发,「和美国还有些距离。」
「全」书作者之一、史大教育学系教授卡诺(Martin Carnoy)指出,以上四个国家的大学系统,在过去20年快速成长,「问题是:为何会如此的快速成长?有什么影响?尤其是这些国家有许多科学家和工程师时,对美国的影响会是什么?美国会被赶上吗?如果这些国家都致力于建造菁英学府,会发生什么事?」
「金砖四国」的大学毕业生,从2000年的1900万,成长到2010年的4000多万,其中成长最快的是中国,在同一段期间中,从不到300万的大学毕业生,成长到1200万。
「全」书的研究以各国政府及社会是否愿投资、组织高等教育学府为衡量标准。卡诺表示,研究评估「金砖四国」是否能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从高等学府中培养足够的人才?贫困学生是否也有机会上大学,和别人有同样的成功机会?
卡诺指出,如果政府在经济快速成长时,也能「成功地」扩充高等学府的教育机会,那应这个政府就是好政府、有效率的政府。
研究指出,「金砖四国」虽然花大笔经费扩充许多大学,但是菁英(Elite)大学却不多,只造就了大批的学生。研究指出,2009年中国有250万大学毕业生,但只有40万学生是菁英学生;印度2009年有230万学生毕业,只有10万名学生毕业于菁英大学。报告详情:news.stanford.edu。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