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联合报系「领袖营」 纽约时报倾囊相授
31位来自台湾多个高中和大学的优秀青年学生们,28日参观纽约时报位于曼哈坦的总部,并与时报总主笔Andrew Rosenthal、国际和编辑发展部副总裁Gloria Brown Anderson和主任Josephine Schmidt、国际周报副编辑Anita Patil、数位科技版记者Nick Bilton等交流,了解纽约时报和「纽约时报精选周报」的运行和风格,为这群来纽约参加「联合国全球青年领袖大会」的台湾青年们打开了国际性的视野。

台湾联合报系今夏举办「纽约联合国领袖营」活动,来自台湾各地的31位优秀青年学子有幸入选,前来纽约参加两周的领导培训和文化交流,期间学生将参加联合国的全球青年领袖大会,与全球70多个国家的青年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在此之前并接受佩斯大学(Pace University)针对大会期间所经历的每一个环 节,为学生量身规画的训练课程共五天20小时。其他活动还包括参与纽约市义工活动,同时还参观纽约多个着名机构和文化旅游景点,包括中央公园、大都会博物馆、哥伦比亚大学等,纽约时报也是其中一站。此外他们也将游历波士顿、费城、华府等地的着名高校。

台湾联合报教育事业部总经理骆焜祺表示,这些青年英文交流能力都很强,纽约之行就是希望帮助他们扩展国际视野,建立全球人脉。

在28日参访纽约时报时,青年学生们认真聆听了纽报多位资深编辑和记者的演讲,并积极提问,展现了新一代台湾青年的风采。今年15岁的辜敬淳表示,这次有机会看到以前只有在报纸电视中才能见到的地方和人物,非常兴奋,她抓住机会几乎向每位发言的编辑记者提问,英语流利,思维敏捷。今年20岁的杨敦凯在台湾曾参加过模拟联合国的活动,这次希望藉纽约之行与国外优秀青年建立更多联繫,他在向纽时周报副编辑Anita Patil提问时,特别提到希望纽约以外的本地记者参与当地报导,使文章更具地方性。

纽时也非常重视这次文化交流访问,派出精兵强将讲解。Nick Bilton曾出版「一位数位移民的告白」(I Live in the Future & Here's How it Works),他谈到了五年内将出现的可捲式媒体,把手机变成一个腕表或把电视机变成一张毯子等,让来访青年们非常感兴趣。Anita Patil回答了学生们提出的如何选择世界各地出版的时报周刊内容等问题,还问学生们希望多看到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们七嘴八舌地回答「体育、娱乐和教育」。Andrew Rosenthal介绍了纽时的评论部门安排和内容选择,学生们对如何坚持报纸的中立性非常感兴趣,并请他谈论对维基解密提出资讯自由的看法。

活动结束后有学生表示,以前认为报纸就是一张张印出来的,听了时报的讨论才知道媒体在瞬息万变,刚发生的事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很快地传递到世界各地,让人大长见识。世界日报副总编辑魏碧洲等全程陪同台湾学子在纽约时报的访问。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