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傅抱石回顾展 大都会博物馆展至4月15日
「我爸爸说,要画好中国国画一定要有深厚的文学基础,因为画是语言的一种,唯有具有文人的胸襟,感受天地万物,才能掌握做画的语言,画出好画」,画家傅益瑶日前在大都会博物馆凝视展出父亲傅抱石的画作,回想着父亲对她的教诲。对傅益瑶来说,傅抱石不仅仅是一个有名的大画家,还是一位「慈师严父」。

继承衣钵的傅益瑶,专长是山水画,最爱画雨和雪,而傅抱石的画作中,最出名的就是暮色和雨。傅益瑶表示,父亲知道常常在其书桌上东涂西抹的她对作画有兴趣,不但不生气,反而称赞她「很有胆识」,默默在旁引导她,对她从未疾言厉色。

傅益瑶回忆,小时候询问爸爸什么叫做「醍醐灌顶」,只见父亲不疾不徐地从书房一落落的书籍中找出「醍醐灌顶」每一个字的意义,一一解释,「爸爸说每一个中国字都有意义,中国字的奥妙就在用,而中国画的精髓就像中国字,重在下笔的意境」。

傅抱石也将毕生绘画的心得传递给女儿,傅益瑶表示父亲曾指「要画好中国画,一笔一落像在定干坤,运笔的功夫来自身体的律动。画画是敏感的活动,一个画家绝对要不断往更高的层次挑战,展现自己生机勃勃的一面」。

傅抱石也是傅益瑶眼中的「严父」。傅益瑶说,父亲对小孩们的国学素养要求极高,除了要求小孩们要熟读古文诗书外,每日晚饭时间一定要求小孩们都要谈诗论艺,这项坚持数十年不变,即便父亲在傅益瑶的生命中只停留18年,她永远记得父亲每晚在餐桌上与家人话文史的身影。

站在大都会博物馆为傅抱石精心策画的作品回顾展展馆里,傅益瑶的眼光停留在「万竿烟雨」和「潇潇幕雨」两幅傅抱石的中期作品前,「看着这两幅画就好像回到自己的家中,因为这两幅画在我家的客厅中挂了最长的一段时间」。傅益瑶若有所思的说:「家中只有妈妈敢评论爸爸的画。那时候我太小,还不懂爸爸画的意境,直到现在自己也成了画家,才能了解爸爸画中要讲的意境」,她解读父亲的这两幅作品表示,「中国画讲究的是捕捉瞬间的美感,雨和暮色都是稍纵即逝的自然片刻。父亲工笔厉害的地方就在精确捕捉雨和暮色这两种瞬间即逝的氛围,在他那一笔一落之间,迷濛的雨气和茫然的暮色都巧妙停留在画作之中」。

傅益瑶和父亲同在日本武藏野大学学画,傅益瑶的山水画作散发着傅抱石山水画的灵气,且更添加女性柔腻的笔触。傅益瑶说:「爸爸在我18岁的时候去世,我会走上画家这途,其实是为了更贴近他,每次提笔作画,我就觉得他好像就在我身边,从未走远」。

这次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以「中国革命时代的艺术:傅抱石(1904-1965)」为题,集中呈现傅抱石40年艺术生涯的代表作,是西方世界第一次有系统性地呈现傅抱石的作品。为此,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日前从南京博物馆商借70件傅抱石的画作,20件印刻;东京武藏野大学提供三件画作;克利夫兰美术馆中国艺术部门提供12件画作,以及私人收藏的12件画作一起展出。展览至4月15日截止,地点在曼哈坦5大道1000号大都会博物馆中国书画展厅。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