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香港的危险讯号
10月21日,香港12万人上街游行,抗议港府不发牌照给「香港电视」。表面上,这是小事一件,为什么香港人那么激烈,弄到要上街游行?其实,事情的背后大有深意,值得关注。

第一,港府的行为值得关注。三家公司申请经营电视台的牌照,港府审批数年,直到去年底,还认为应给三家发牌,但后来改变主意,只发给两家,不发给港视。港视和社会要求港府解释,梁振英打太极,以行政会议保密拒作解释。其实,保密制只适用于不公开决策过程,解释决策的理由并不受限制,但梁振英坚拒解释;一个追求公平法治的政府,怎么可以拒绝向人民解决它的政策?连解释也不肯做,还算是什么政府?

第二,港视的象徵意义值得关注。香港的影视流行乐,不久前还红极一时,但近年中国的歌影视全速发展,香港的优势已迅速消失,以致现在只能挣扎求存。港视虽未有牌照,但筹备多时,展示出创新的精神和雄心,重拾香港过去的成功经验,难怪获得全部2000员工的支持,也获得影视明星和力图冲破社会限制的年轻人支持。但是,港府却看不到这些,也不去理会,贸然扼杀了获得民意支持的港视(港大民调显示,72%港人反对港府不发牌给港视)。

第三,上述两点又反映出一个危险讯号:港府的官场文化越来越「内地化」,逐渐丧失香港原有的公平法治优势。

回归16年,香港政治大变,亲中派占据特首、行政会和立法会,官员和议员形成一个利益集团,集团的首要任务是按照北京的对港政策办事,一切施政考虑,都「以我为主」,相对之下,香港本身的利益就变为其次。苹果日报报导,行政会害怕发牌给港视,将会造成竞争,导致亲北京的亚洲电视难以生存,所以杀掉港视。另有报导说,行政会内的亲中派害怕港视日后失控,在言论上造成麻烦。这些考虑都是官场内地化的后果。

日渐「以我为主」的亲中集团,进一步的发展,自然是日渐「与民对立」,考虑事情时,首先就是防止民众制造麻烦,防止社会出现分歧,所以事事加以控制,扼杀社会的发展空间。

其实,港府要赢得民意支持,并不困难,只须做到一点:去除「以我为主」和「与民对立」之心,改为「以民为主」,以人民利益作为出发点。如果港府能爱民如己,自然就会给予他们发展空间,爱护和协助他们发展,这样社会的多元目标就可得以发展,对香港整体有利,又何须害怕港视失控和制造麻烦?

总之,这次事件是香港人的一次抗争:既为公平法治和创新精神的香港价值而争,也为抗拒官员内地化而争。这是一次意义重大的抗争。

更多内容请见

更多今日新闻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