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重写抗战史座谈 交流热络
正在着手为对日抗战写史的美、中、台学者,25日在世界日报活动中心参与「重写一部抗战史」座谈会,由世界日报和胡佛研究院主办,中华企业协会(MBA)荣誉赞助,Benefit Tomorrow Foundation和中国与亚太研究协会赞助。吸引数百位湾区民众到场聆听,并与学者们交流,现场反应热烈。各位学者也用全新的研究结果,釐清外界对抗战过程的许多误解。

郭岱君:蒋介石日记是写抗战史最主要的文献

主持座谈会的胡佛研究院研究员郭岱君说:「重写一部抗战史说起来有点豪气,其实也包含了开头做做看,抛砖引玉的心理。结合来自战争参与国家的学者,一起还原历史的真相。特色是由中、美、台、日等国十多位学者联合着书,例如妇女史的部分将请英国教授来写。」

郭岱君强调,抗战史不只是军事史,也包括社会史和文化史,要呈现14年之间中国社会、文化、人文冲击。中国政府西移,大学、工厂、档案资料都大规模西迁,中国妇女前所未有地参与铺天盖地的社会变迁。文化社会史的部分将和牛津大学中日战争研究中心合作,用英文出版。

郭岱君指出,写抗战史最主要的文献资料还是蒋介石的日记。他不但是中国抗战的直接决策者,他的日记内容不仅是点到为止,而且鉅细靡遗。当然,每个国家的参与学者也都带来新资料,例如日本学者就从日本防卫厅所编的40几部中日战争史中带来珍贵资料。

她说:「写史的目的不是谴责,而是要日本跟大家一起在历史中反省。最近东京大学加藤阳子教授写的『终于走向九一八』在日本非常畅销,让我很惊讶。这证明日本人对他们到底为什么参战也很好奇。我们很想邀请加藤教授来参加。」

阮大仁:蒋介石在五卅惨案后就下决心要抗日

谈到抗日战争的起源,美国独立历史学家阮大仁说,一般都称是七七事变。其实蒋介石在1928年五三惨案后已经决心要抗日。他明白日本对中国的侵略绝不止于华北,而如果失去华北,中国一定亡。华北是中国的「最后关头」,所以等了10年才开战,真正的原因是「不到最后关头绝不轻言牺牲」。蒋介石也明白,抗战是帮助苏俄挡住日本的进攻。

阮大仁说,蒋介石日记在1937年10月「本月反省录」中清楚记载计画持久抗日的心路历程。他说:「我看过蒋介石56本日记都是亲笔,每天早上写前一晚的日记。只有这一篇笔迹不同,是考虑过、打过草稿而不直接写上去,不是随想随写的。」

阮大仁分析,1937年七七事变只是偶发的地方性冲突事件,事后宋哲元其实已经和日方达成和平协议。不过蒋介石拒绝比日方先撤兵引发日军大举进军华北。一个月后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投入自己手下最主要的战力,75万人死了25万人,几乎用尽了所有精兵和精锐武器。

郭岱君补充,蒋介石发动淞沪会战,一来是吸引国际间的注意,二来也是苦肉计,把自己最好的军队送上战场牺牲,藉以号召全国地方军事势力共同抗日。她说:「不过蒋介石在日记里还是很心痛,他也想不到损失会那么惨重。」

郭岱君说:「现在重写抗战史时机比较成熟。中华民族必须要知道自己的历史,中国的邻国、敌对国、美国和欧洲的盟邦也应该了解。中国改革开放崛起,在国际社会上态度和地位改变,近来与邻国发生海域和领土纠纷。当年日本犯了错误,选择用侵略邻国来扩张影响力。这段历史很值得现在的中国借镜。」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