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美中的刻板印象和种族歧视
2014年美利坚小姐(Miss America)上周日选出,纽约州印度裔佳丽Nina Davuluri获桂冠,华裔加州小姐李万晴(Crystal Lee)夺亚军,华裔明尼苏达州小姐Rebacca Yeh获第五名,前五名有三位亚裔,历年仅见。但选美结果出炉,网上即掀起种族歧视浪潮,有网民指冠军的印度裔貌似恐怖分子,称她为「阿尔凯达小姐」;有人说「九一一恐袭周年才过四天,她就成为美利坚小姐?」
这波排外言论尚未见直接攻击华裔,但从网路言论,已可见部分美国人的幼稚、偏执和无知。今年选美其实反映美国的特色和人口多元化现象,外来移民在各行各业立足,连选美都能在各州出线后,进而向全美比赛进军,并获优胜,说明亚裔也有优秀人才,如今美国已是多元族裔的「联合国」。
但这个移民国家的先来者、部分白人移民显然无法认同和接受,希望把持既存的「白人为主,至高无上」,才有污蔑印度裔小姐是伊斯兰信仰者,和恐怖组织凯达有联繫之说。这种莫须有的指控既污蔑了伊斯兰教友,印度裔也不一定是伊斯兰教徒,印度更非阿拉伯国家,说明部分美国人的偏执和幼稚,连基本地理常识都不够。
「刻板印象」很要命,把排外的狭隘意识,用伊斯兰教、外来种族、凯达组织等联想一起,以掩饰内心的失落,正是这些人的心态。记得多年前一次民调,高达六、七成高中程度的老美,无法从地图上指出非洲在那里?常识不足又骄傲自大,是造成歧视和偏执的成因之一。
刻板印象还包括对华裔的审美观。洋人看待华人或亚裔,审美观和我们明显不同。洋人的审美观不一定要选容貌姣好、身材火辣者,在选美问答中表现的机智、仪态大方得体、表现自信比外貌更重要。
李万晴才貌双全,表现实至名归。但不可否认,洋人刻板印象常认为,亚裔尤其华人女性,一定要小眼睛、吊眉角、高颧骨才具代表性、才属于「东方美」;主流电视广告中常出现的亚裔大部分睫上述特色长相。这种刻板印象也在选美过程中作祟,但只要不涉歧视,美的标准不同其实无伤大雅,摒弃种族、肤色、出生地等,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才符合美国精神。
种族主义幽灵在人性社会始终难以避免,美国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强盛,造成很多人无知且骄傲,丑化选美冠军只是一例。过去这类偏执观念经过出版专业编辑人审核,较难在公众间传播,但网路时代传播发生革命,任何人都有权贴文表达主张,堂而皇之传播偏执观念。
如此开放的社会是好是坏,就要看人的理性和成熟度而定。幸好偏执和幼稚者毕竟是少数,终究会逐渐被时代淘汰,否则华裔在美国恐怕更难生存了。
这波排外言论尚未见直接攻击华裔,但从网路言论,已可见部分美国人的幼稚、偏执和无知。今年选美其实反映美国的特色和人口多元化现象,外来移民在各行各业立足,连选美都能在各州出线后,进而向全美比赛进军,并获优胜,说明亚裔也有优秀人才,如今美国已是多元族裔的「联合国」。
但这个移民国家的先来者、部分白人移民显然无法认同和接受,希望把持既存的「白人为主,至高无上」,才有污蔑印度裔小姐是伊斯兰信仰者,和恐怖组织凯达有联繫之说。这种莫须有的指控既污蔑了伊斯兰教友,印度裔也不一定是伊斯兰教徒,印度更非阿拉伯国家,说明部分美国人的偏执和幼稚,连基本地理常识都不够。
「刻板印象」很要命,把排外的狭隘意识,用伊斯兰教、外来种族、凯达组织等联想一起,以掩饰内心的失落,正是这些人的心态。记得多年前一次民调,高达六、七成高中程度的老美,无法从地图上指出非洲在那里?常识不足又骄傲自大,是造成歧视和偏执的成因之一。
刻板印象还包括对华裔的审美观。洋人看待华人或亚裔,审美观和我们明显不同。洋人的审美观不一定要选容貌姣好、身材火辣者,在选美问答中表现的机智、仪态大方得体、表现自信比外貌更重要。
李万晴才貌双全,表现实至名归。但不可否认,洋人刻板印象常认为,亚裔尤其华人女性,一定要小眼睛、吊眉角、高颧骨才具代表性、才属于「东方美」;主流电视广告中常出现的亚裔大部分睫上述特色长相。这种刻板印象也在选美过程中作祟,但只要不涉歧视,美的标准不同其实无伤大雅,摒弃种族、肤色、出生地等,各民族在平等的基础上公平竞争,才符合美国精神。
种族主义幽灵在人性社会始终难以避免,美国人半个多世纪以来强盛,造成很多人无知且骄傲,丑化选美冠军只是一例。过去这类偏执观念经过出版专业编辑人审核,较难在公众间传播,但网路时代传播发生革命,任何人都有权贴文表达主张,堂而皇之传播偏执观念。
如此开放的社会是好是坏,就要看人的理性和成熟度而定。幸好偏执和幼稚者毕竟是少数,终究会逐渐被时代淘汰,否则华裔在美国恐怕更难生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