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从紧急状态 看美式官僚文化
强风袭击洛杉矶华人聚集区,造成43万4000户大停电后的第十天,加州州长布朗才宣布受灾区进入「紧急状态」。这种官样文章,其实一点都不紧急,只是藉此让各市政府获得联邦及州府的受灾重建补助金,但却反映出美式的官僚文化:反应慢半拍、缺乏应变能力、地方行政结构的弊病。

这次风灾在11月30日晚间来袭,但州府官员直至12月9日全部恢復供电、道路皆畅通之后,才到圣盖博谷八个主要受灾城市巡视,这才决定宣布不痛不痒的「紧急状态」,这不但是反应太慢、效率太差,根本是麻木不仁。

灾民最需要的是在最短时间内恢復供电,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固然该负主要的责任,但各级政府对此束手无策,事前既不知道电力公司没有能力应付这种灾变,停电后也不知如何帮助电力公司加快修復脚步。

风灾后多处道路中断,各城市警局以人力不足为由,放任各地交通打结。此时各城市为何不能向洛杉矶县警局、加州公路巡警局请求支援警力,在各重要路口指挥交通?平日只会开发罚单,真正紧急时却看不到警察踪影,这算什么人民保母呢?

西圣盖博谷是全美华人最集中的区域之一,也选出不少华裔民意代表,但我们不禁要问,这些民选官员到底在风灾后为选民做了什么?不少居民在停电期间,会有个共同疑问,自己是不是住在「无政府」的国家。

「尔俸尔禄,民膏民脂」,只会出一张嘴巴、剪綵拍照、尸位素餐的民选官员,下次还有脸竞选连任吗?

此外,促成州府宣布紧急状态的州众议员,是巴沙迪那市选出的波坦提诺,而不是代表圣玛利诺、圣盖博、天普市、阿罕布拉、罗斯密等华人受灾最严重城市的民选官员,实在耐人寻味。

此次风灾最倒楣的是洛县属地(unincorporated area)的居民。位于亚凯迪亚市、天普市、圣盖博市、圣玛利诺市、巴沙迪那市之间的广大县属地受灾严重,几乎是最后才恢復供电的地区。

隔邻的天普市有官员发放手电筒和毛毯,圣玛利诺市议会也主动向电力公司施压要求加快抢修,市民至少还有地方求援或抱怨。但县属地居民却形同孤儿弃婴,平时即是如此,停电期间更无官员理会。

县属地其实是归天高皇帝远的洛杉矶县政委员直辖,但若要问当地是属于那一位县政委员的选区,恐怕很多县属地居民答不上来。

作为州与市之间的庞大行政机关,洛杉矶县政府其实掌握了许多人力和物力,但在此次风灾前后,我们并未看到县府协调整合资源,受灾城市与直辖的县属地提供援助,洛县政府与县政委员对此难辞其咎。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