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金山人语:六四想起季羡林
1999年,北大教授季羡林访问台湾,祭拜胡适墓,回北京后写了回忆长文:「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胡适任北大校长时,季老是中文系主任。

季文中有一段:「解放前夕,北平学生动不动就示威游行,比如『沈崇事件』、『反饥饿反迫害』等等,背后都有中共地下党在指挥发动,这一点是人所共知的,适之先生焉能不知!但是,每次北平国民党的宪兵和警察逮捕了学生,他都乘坐他那辆当时北平还极少见的汽车,奔走于各大衙门之间,逼迫国民党当局非释放学生不行。他还亲笔给南京驻北平的要人写信,为了同样的目的。」

胡适知道这些学生是共产党或共产党的支持者,从事学运的目的是推翻当时的政府,但因为他们是北大学生,作为校长,他还是要救学生。

40年后的1989年,要求北京的大学校长,在「六四」后如胡校长这样救学生,是强人所难,是不可能的事。彼时北京各大学的校长,不表态支持「解放军平暴」甚至慰问「平暴英雄」,就算是好校长了。

当时北大校长丁石孙,因对「八九学运」的「立场」有问题,当年8月即「六四」后两个月被解除校长职务,改由「立场坚定」的吴树青任校长。

有位大学同班同学,毕业后至北大任教,后不知所踪。前几年,他到旧金山出席学术会议,才知他在西方某国某大学教书。湾区同学和他相聚,谈起何以离开北大。他说,「我的学生都进了监狱,我心里难受啊。」

「八九学运」后,当局通缉的21名学生领袖中,就有七人是北大学生。

两年前,「李鹏六四日记」在香港和美国出版。李鹏本人和中共官方从未否认此书为伪作;不久前又有「陈希同回忆录」出版,此书由原国务院农村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姚监復撰写,无人质疑其真伪。

「六四」时任国务院发言人的袁木,数日前接受访问,被问及「六四」时,说「那是高层的事。」

「六四」关键人物李鹏、陈希同和袁木,当年对学生运动态度十分强硬。李鹏的「519」讲话,指「极少数人」要「颠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推翻经过人民代表大会依法产生的人民政府」。现在李鹏、陈希同和袁木等当年镇压学生行动的最主要参与者,却极力撇清他们的「六四」责任。他们怕甚么,怕历史对他们的审判。

季羡林对胡适说了公道话。历史对「六四」也会主持公道。北京政权是否平反「六四」,其实并无多大意义。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