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误点问题恶化 F车最严重
今年首三个月,由于飓风珊迪对纽约市地铁造成的破坏,列车延误的次数比去年同期增加近30%。但珊迪吹袭前,列车不准时进站的问题已有严重化趋势,在2012年首十个月,延误最严重的是F车,G车在进行调查的20条地铁线中延误次数最少。
纽约公益维护组织乘客运动(NYPIRG Straphangers Campaign)1日发布第二份对地铁服务警报(Service Alert)进行研究的年度报告,以大都会运输署(MTA)透过电邮或简讯向乘客所发的警报作统计,这些警报包括因铁轨、开关或机械故障等造成的明显延误,「明显」指延误八分钟或以上,而这些警报被称为可控制延误,所以研究不包括「不可控制」延误,如警方行动、乘客不适造成的列车不准时。
报告指出,2012年首十个月,即未受珊迪影响前,地铁的延误情况已比2011年同期增加10%,当时发出的警报有2432次,而MTA向20条地铁线发出共2669个警报中,有8%、即225次给F车,相反过去受批评的G车,只有34次警报、或总数的1%。
与2011年相比,G车在2012年的警报次数少19%,2011年有42次,为所有地铁线中跌幅最大的一条线,而L车的升幅最大,达60%,其2011年的警报次数为84个,2012年为134个。
以各区作统计,在曼哈坦发出的警报为总数的一半,有1219次,布朗士的次数最少,占总数的9%,亦为五区中跌幅最多的一区,从2011年的283次减至2012年的235次,跌幅有17%,而五区中最劣的是警报增幅17%的皇后区,其警报次数从392次增至458次。
但由于珊迪对地铁的破坏至今仍在,今年首三个月,警报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9%。MTA虽在珊迪过后的数周已恢復大多数地铁线的行驶,但涌入地铁站的暴雨带有盐水,被盐水的浸过的电子仪器就算已清洗,仍可能出现问题,令运作变得较不可靠,进而令今年首三个月的警报增加。
乘客运动的代表律师Gene Russianoff同意当局的说法,他表示,「珊迪吹袭纽约市后的数月,其仍影响地铁服务,服务没比以前好」。
MTA拒绝就延误的增加作评论,其发言人Charles Seaton只表示,「以MTA的服务警报作每条地铁线服务『晴雨表』,看不出问题的大局,但它(服务警报)起到提示乘客的作用」。
Russianoff亦同意服务警报为一个非常好的计画,MTA从2008年11月推出这计画以来,只有约9万2000名乘客登记,但随着地铁站开始免费上网,相信人数将更多。有兴趣登记的乘客可浏览﹕www.mymtaalerts.com。
纽约公益维护组织乘客运动(NYPIRG Straphangers Campaign)1日发布第二份对地铁服务警报(Service Alert)进行研究的年度报告,以大都会运输署(MTA)透过电邮或简讯向乘客所发的警报作统计,这些警报包括因铁轨、开关或机械故障等造成的明显延误,「明显」指延误八分钟或以上,而这些警报被称为可控制延误,所以研究不包括「不可控制」延误,如警方行动、乘客不适造成的列车不准时。
报告指出,2012年首十个月,即未受珊迪影响前,地铁的延误情况已比2011年同期增加10%,当时发出的警报有2432次,而MTA向20条地铁线发出共2669个警报中,有8%、即225次给F车,相反过去受批评的G车,只有34次警报、或总数的1%。
与2011年相比,G车在2012年的警报次数少19%,2011年有42次,为所有地铁线中跌幅最大的一条线,而L车的升幅最大,达60%,其2011年的警报次数为84个,2012年为134个。
以各区作统计,在曼哈坦发出的警报为总数的一半,有1219次,布朗士的次数最少,占总数的9%,亦为五区中跌幅最多的一区,从2011年的283次减至2012年的235次,跌幅有17%,而五区中最劣的是警报增幅17%的皇后区,其警报次数从392次增至458次。
但由于珊迪对地铁的破坏至今仍在,今年首三个月,警报数字比去年同期增加29%。MTA虽在珊迪过后的数周已恢復大多数地铁线的行驶,但涌入地铁站的暴雨带有盐水,被盐水的浸过的电子仪器就算已清洗,仍可能出现问题,令运作变得较不可靠,进而令今年首三个月的警报增加。
乘客运动的代表律师Gene Russianoff同意当局的说法,他表示,「珊迪吹袭纽约市后的数月,其仍影响地铁服务,服务没比以前好」。
MTA拒绝就延误的增加作评论,其发言人Charles Seaton只表示,「以MTA的服务警报作每条地铁线服务『晴雨表』,看不出问题的大局,但它(服务警报)起到提示乘客的作用」。
Russianoff亦同意服务警报为一个非常好的计画,MTA从2008年11月推出这计画以来,只有约9万2000名乘客登记,但随着地铁站开始免费上网,相信人数将更多。有兴趣登记的乘客可浏览﹕www.mymtaalert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