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佛兰西斯卡」特展 「圣坛画」珍宝
义大利的文艺復兴是建基在重要工商大城之间的活络贸易,许多文艺復兴的大家也都因这个交通的便利而移居到有支持艺术的贵族和富商的大城市里,但是15世纪的皮耶罗佛兰西斯卡(Piero della Francesca)不同,尽管他是早期文艺復兴时期最有名的画家之一,从佛罗伦斯、罗马到Urbino的教堂与宫廷都竞相争取他的作品,他的家始终是在Tuscany的山城Brogo San Sepolcro(今天叫做Sansepolcro),他大部份的作品,都是在这个不是热门观光景点的地区,这使得今天我们要欣赏他的作品,特别不容易。

也因此,佛列克博物馆(The Frick Collection)的「皮耶罗佛兰西斯卡在美国」(Piero della Francesca in America)展,尽管只有七件作品,但已经是相当不容易,这不但是美国第一次有皮耶罗的特展,也是在义大利以外,最多的皮耶罗作品集中在一起。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这七件作品中的六件,都是来自同一个教堂的圣坛(Altar),经过当代学者的考证,还原本来的面目。

奠定大师地位

皮耶罗是在1411到1413年之间出生在 Brogo San Sepolcro。这个地方今天只是一个安静的小山城,但在皮耶罗的时代,有着相当繁盛的经济,大约也有不错的艺术水准,因为皮耶罗的绘画教育就是从当地开始。他在1439年终于到了文艺復兴的发源地佛罗伦斯,建立了一流壁画家的名声,包括罗马教宗和Urbino的大公,都专程请他去挥毫。但是皮耶罗相当念旧,尽管声名远播,他始终是以San Sepolcro为家,大部份的作品,也都是为附近的教堂而作,佛列克展出的六件作品,也就是在当地的圣奥古斯丁(St Agostino)教堂。皮耶罗大约是在1454到1469年之间,完成了这个教堂的圣坛画,等到100年后的1555年,当教堂转手给一群修女时,艺术的风潮已经由河东吹向河西,皮耶罗的名气不再响亮,所以修女很自然地就把他当年的画拆下来变卖。

构成圣奥古斯丁教堂的圣坛画可能超过30块,今天可以追回来的有八块,除了这次佛列克博物馆展示的六块,另外两块分别在米兰和伦敦。这六块中五块是圣人画像,一块是圣坛下部居中的耶稣受难图,可惜最中央的主图已不可考,但照教堂佈置推断,应该是圣母圣婴图,佛列克博物馆因此从麻州的Sterling and Francine Clark美术馆,借来一幅同一主题的皮耶罗画,让我们可以想像一下原来的样貌。

风格沉稳深邃

皮耶罗的绘画以严谨,沈潜,端正典雅,以及到今天仍然彷彿隐隐含光的颜色着称。

这次从Clark美术馆借来的圣母圣婴图,极度平衡的构图在差一点的画家手上就会显得死板:圣母端坐正中,怀里抱着的小耶稣伸出双手要去拿圣母右手所持、象徵受苦的玫瑰花,前后左右是四个天使簇拥环绕着。但是,皮耶罗把整个场景放在一栋古希腊风格的建筑内,彷彿是把画面加了框,人物与樑栋的相关位置,增加了画面的深度,端坐的圣母,不但远高过天使,她背后的一根大柱,也加强她顶天立地的感觉,带出人物的主从关系。四个天使的视线都不同,引领着观画者的视线落到画面不同的地方。

虽然画面里没有椅子,但圣母的外袍叠拢在骨盘处,清楚显示出她是坐着。六个人物都是肃静的表情,彷彿各自沈浸于他们的世界,但右前方天使的目光和手势,明显指出我们应该要膜拜的对象。

佛列克馆藏的「圣若望像」既是重沈沈如一座山,也彷彿与这个身在世外。他全副的精神,都是埋在他手中的圣经里。他深陷的眼睑、沈沈的眼袋、劲结的手背,似乎在说圣人的日子,也不是那么好过。赤裸裸的双脚,坚实地踏在花彩的大理石地板上,象徵了圣人对世俗之物,无所在乎的态度。

当皮耶罗在20世纪初重新被美术界发现时,他的作品立即成了美国收藏家志在必得的宝贝。胜家缝衣机的继承人Robert Sterling Clark在1913年买下圣母圣婴图时,付了17万美金,是当时他在巴黎住宅的价格的三倍之多。而佛列克博物馆在1936年购入圣若望像时,更花了40万美元,而当时美国的经济正处在大萧条最低谷。

(图皆佛列克博物馆提供)

「皮耶罗在美国」展到5月19日。

佛列克博物馆在曼哈坦东70街1号(夹5大道)

开放时间﹕周二至六上午10时至下午6时、周日上午11时至下午5时。

门票﹕18元、耆老12元、学生5元、周日11时至1时自由乐捐。

查询﹕www.frick.org、212-288-0700。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