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力宇:方励之有强烈中国情怀
美西东大学荣誉退休教授杨力宇7日说,方励之虽然身居海外20多年,但一直有着强烈的中国情怀。
被称为「中国民运精神导师」的方励之6日猝逝世,认识方励之20多年的杨力字回忆往事,十分感慨。
杨力宇回忆说,1988年夏,他在北京探访方励之,是两人首次见面,当时方宅外有多部警车,有大批「警察或者是国安人员」。「我是海外人士,(当时)他们(指中国政)对海外学者还是比较宽容的。」
杨力宇和方励之谈了一个多小时,「(谈话)具体细节我想不起来来了。我的印像是:方励之认为中国一定要走民主开放的道路。不仅要经济开放,政治也要开放。」杨力宇担心室内装有窃听器,「我说话都有点不自在,但方励之无所畏惧,侃侃而谈,讲话一点保留都没有。」
方励之居美后,杨方宇说,他们曾见过面,也多次通电话,「他还送了我一本(他的)签名着作。」
杨方宇说,方励之在美国20多年,他的两个印像是:第一是方励之和民运人士保持距离,「几乎不大来往,所以有些民运人士批评他,说他高高在上。其实民运内斗太厉害了;第二是他特别关心中国,『身在海外,心繫中国。』他有很强烈的中华情怀。」
被称为「中国民运精神导师」的方励之6日猝逝世,认识方励之20多年的杨力字回忆往事,十分感慨。
杨力宇回忆说,1988年夏,他在北京探访方励之,是两人首次见面,当时方宅外有多部警车,有大批「警察或者是国安人员」。「我是海外人士,(当时)他们(指中国政)对海外学者还是比较宽容的。」
杨力宇和方励之谈了一个多小时,「(谈话)具体细节我想不起来来了。我的印像是:方励之认为中国一定要走民主开放的道路。不仅要经济开放,政治也要开放。」杨力宇担心室内装有窃听器,「我说话都有点不自在,但方励之无所畏惧,侃侃而谈,讲话一点保留都没有。」
方励之居美后,杨方宇说,他们曾见过面,也多次通电话,「他还送了我一本(他的)签名着作。」
杨方宇说,方励之在美国20多年,他的两个印像是:第一是方励之和民运人士保持距离,「几乎不大来往,所以有些民运人士批评他,说他高高在上。其实民运内斗太厉害了;第二是他特别关心中国,『身在海外,心繫中国。』他有很强烈的中华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