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舞蹈家魏巍 访圣塔蒙尼卡
中国大陆青年舞蹈艺术家魏巍,28日上午10时在圣塔蒙尼卡社区学院舞蹈系与本地大专生交流舞蹈创作和经验。目前在北京戏曲艺术学院教书的魏巍,是中国大陆年轻一辈的舞蹈杰出人才,不但擅长民族舞蹈,也很会编舞,尤其对中国少数族裔的舞蹈特别有研究。
他指出,虽然美国街舞影响全世界各地流行舞蹈的编排,但深究起来,中国人可能是街舞始祖,因为山东海阳县老艺人几百年前就能不戴着帽子在地上顶着头旋转,正是时下流行的街舞特色之一。而云南佤族跳舞时呈现的律动,也与街舞不谋而合。
五岁开始习舞、现年35岁的魏巍,曾以所编的「猎」、「佤族」等舞曲,荣获中国专业舞蹈比赛最高奖的「荷花奖」、「桃李杯」等。他所编的舞往往善用鼓、葫芦笙等中国传统乐器,让音乐与舞蹈的魅力紧密结合,使观众的视觉及听觉都能获得最大享受。
魏巍指出,他在2002年曾替中央民族歌舞团编过台湾高山青舞曲,当时是根据视频等资讯创作。之后所编的一首回族舞曲,曾被新彊乌鲁木齐人挑战,认为未能精准反映地方特色,不够到味,也「刺激」他开始利用寒暑假,自费走访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如云南、新彊、四川、西藏、广西等地,记录30多个少数民族的100多种舞蹈,并研究其差别。
他发现随着乡村都市化,当地少数民族混居一起的情形增加,以致不同族的舞蹈风格已愈来愈接近。他很高兴能在他们独特的民族元素消逝前着手记录,所编创的民族舞曲即以展现他们传统舞蹈特色,并融入其宗教、文化、风俗等,让濒临消失却极具保存价值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能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能够历久而弥新。
魏巍此行是受到美国东方文化艺术节之邀,前来展开艺术交流。
他指出,虽然美国街舞影响全世界各地流行舞蹈的编排,但深究起来,中国人可能是街舞始祖,因为山东海阳县老艺人几百年前就能不戴着帽子在地上顶着头旋转,正是时下流行的街舞特色之一。而云南佤族跳舞时呈现的律动,也与街舞不谋而合。
五岁开始习舞、现年35岁的魏巍,曾以所编的「猎」、「佤族」等舞曲,荣获中国专业舞蹈比赛最高奖的「荷花奖」、「桃李杯」等。他所编的舞往往善用鼓、葫芦笙等中国传统乐器,让音乐与舞蹈的魅力紧密结合,使观众的视觉及听觉都能获得最大享受。
魏巍指出,他在2002年曾替中央民族歌舞团编过台湾高山青舞曲,当时是根据视频等资讯创作。之后所编的一首回族舞曲,曾被新彊乌鲁木齐人挑战,认为未能精准反映地方特色,不够到味,也「刺激」他开始利用寒暑假,自费走访中国少数民族聚居地,如云南、新彊、四川、西藏、广西等地,记录30多个少数民族的100多种舞蹈,并研究其差别。
他发现随着乡村都市化,当地少数民族混居一起的情形增加,以致不同族的舞蹈风格已愈来愈接近。他很高兴能在他们独特的民族元素消逝前着手记录,所编创的民族舞曲即以展现他们传统舞蹈特色,并融入其宗教、文化、风俗等,让濒临消失却极具保存价值的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能展现新的生机与活力,能够历久而弥新。
魏巍此行是受到美国东方文化艺术节之邀,前来展开艺术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