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高铁 华裔专家不看好
第一届中美双边大型桥樑20日研讨会,加州高铁再度成为话题。各方专家也提出不同意见,包括民众通勤习惯、沿线交通接驳配套、资金筹募等,都是未来推动加州高铁的挑战。
应邀来美演说的盛黎明,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樑工程系,现任中国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她说,此行主要分享2020年前中国铁路的整体规画,当初计画兴建时,大陆参考过日本、德国与法国高速铁路设计,融入中国所需元素后改良,至今运作效果良好,其概念或许可供加州高铁为借镜。
专攻交通及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的颜利平认为,中国与美国同样幅员辽阔,但中国高铁可依赖高密度人口支撑营运,加州这边则行不通。此外,高铁还有几项争论,首先是工程资金庞大、其次是大众使用率,最后是沿线的交通接驳管道等。他指出,尽管在环保、经济效益来看,兴建高铁好处多多,但加州人口集中南北两端、中加州人口少利用率偏低,都会区习惯以航空、公路通勤,要改变不太容易,必须扩大宣导才行。
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南加州分会的交通专家徐和生说,洛杉矶国际机场1929年落成,近百年来加州通勤凡低于400哩靠开车、超过距离则搭飞机,这习惯很难更改。此外,高铁窒碍难行的因素还有土地徵收与噪音抑制等挑战,他与颜利平一致抱持观望态度,不看好计画几年内可启动。
应邀来美演说的盛黎明,1982年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桥樑工程系,现任中国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副主任。
她说,此行主要分享2020年前中国铁路的整体规画,当初计画兴建时,大陆参考过日本、德国与法国高速铁路设计,融入中国所需元素后改良,至今运作效果良好,其概念或许可供加州高铁为借镜。
专攻交通及水系统设计和施工的颜利平认为,中国与美国同样幅员辽阔,但中国高铁可依赖高密度人口支撑营运,加州这边则行不通。此外,高铁还有几项争论,首先是工程资金庞大、其次是大众使用率,最后是沿线的交通接驳管道等。他指出,尽管在环保、经济效益来看,兴建高铁好处多多,但加州人口集中南北两端、中加州人口少利用率偏低,都会区习惯以航空、公路通勤,要改变不太容易,必须扩大宣导才行。
国际华人交通运输协会南加州分会的交通专家徐和生说,洛杉矶国际机场1929年落成,近百年来加州通勤凡低于400哩靠开车、超过距离则搭飞机,这习惯很难更改。此外,高铁窒碍难行的因素还有土地徵收与噪音抑制等挑战,他与颜利平一致抱持观望态度,不看好计画几年内可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