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长撞车逃跑
联邦商务部长布莱森(John Bryson)上周六涉嫌在圣盖博、罗斯密市连续捲入两起连环撞车逃逸案,hit and run涉及重罪,布莱森以癫痫症发作解释为何有违法行为。此事媒体喧腾,说明美国公众要求名人的道德伦理标准很高,让华裔趁机上一堂美国文化课。
在美国,名人能享特权,相对地,也有更多责任和限制。布莱森发生车祸,很多华裔的第一反应是「他怎么自己开车?」,言下之意为何没让司机开?部长耶,官位这么高还自己开车。但这是美国,不是大陆或台湾、香港,部长在华盛顿公出时或许有司机,但出了华府或下班后,和一介平民没啥两样,部长待遇也不一定请得起私人司机,何况老美除了大亨级骚包人物如唐纳‧川普之流,自雇司机者有限,这种平民化风气确实和亚洲不同。
其次,部长走出商务部办公室之外,就和一般平民无异,根本没有特权,和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机场拿优惠券买咖啡情况一样。布莱森发生车祸后,有无亮出商务部长头衔要求警察或车祸受害者「放一马」,尚不得而知。但至少,警察没有网开一面,公事公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所以他接受了酒精和药物测试,证明没有酒驾。试想在亚洲国家,警察见了部长,焉有不礼遇尊敬有加,甚至就此「摆平」,别再细究车祸,还作甚么酒测。
美国实施联邦和州、城市分权,不怕官、只怕管,联邦部长级人物到地方,只要违法,即使交通违规,警察可照抓、照开罚单,高官没有特权可享,这就是法治,这种思维和做法值得学习。相反,高官名人行为比一般普罗百姓,可能有更严苛标准。
类似布莱森这样的小碰撞,一般人可能互相交换保险信息后,彼此散场回家,不是甚么新闻。但高官涉hit and run重罪就非同小可,民众会质疑这样的公僕素质和伦理操守是否偏差,是否还适任?逼得布莱森要公开自己癫痫症发作,以平息众疑,豁免法律追诉。
他次日还回商务部上班,下午才请假,以隐疾发作、记忆模煳作为车祸两度撞人的辩解是否属实,后续调查自须有交代,可见名人高官言行,公众惯常以放大镜检视,滋味并不好受。
和好莱坞明星酗酒嗑药驾车肇祸的八卦不同,布莱森面对的是职位是否适任、是否违法的考验,公众和媒体都用最严厉标准检验他是否诚实,被他撞的路人即使损害有限,说不定也可考虑如何从他身上挖一笔赔偿金呢。这就是美国身为名人的代价。
或许高官私下也享有外人所不知的特权,但至少这个社会是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标准看待和处理事情,公众监督名流的标准更严苛。
在美国,名人能享特权,相对地,也有更多责任和限制。布莱森发生车祸,很多华裔的第一反应是「他怎么自己开车?」,言下之意为何没让司机开?部长耶,官位这么高还自己开车。但这是美国,不是大陆或台湾、香港,部长在华盛顿公出时或许有司机,但出了华府或下班后,和一介平民没啥两样,部长待遇也不一定请得起私人司机,何况老美除了大亨级骚包人物如唐纳‧川普之流,自雇司机者有限,这种平民化风气确实和亚洲不同。
其次,部长走出商务部办公室之外,就和一般平民无异,根本没有特权,和驻中国大使骆家辉在机场拿优惠券买咖啡情况一样。布莱森发生车祸后,有无亮出商务部长头衔要求警察或车祸受害者「放一马」,尚不得而知。但至少,警察没有网开一面,公事公办,法律之前,人人平等,所以他接受了酒精和药物测试,证明没有酒驾。试想在亚洲国家,警察见了部长,焉有不礼遇尊敬有加,甚至就此「摆平」,别再细究车祸,还作甚么酒测。
美国实施联邦和州、城市分权,不怕官、只怕管,联邦部长级人物到地方,只要违法,即使交通违规,警察可照抓、照开罚单,高官没有特权可享,这就是法治,这种思维和做法值得学习。相反,高官名人行为比一般普罗百姓,可能有更严苛标准。
类似布莱森这样的小碰撞,一般人可能互相交换保险信息后,彼此散场回家,不是甚么新闻。但高官涉hit and run重罪就非同小可,民众会质疑这样的公僕素质和伦理操守是否偏差,是否还适任?逼得布莱森要公开自己癫痫症发作,以平息众疑,豁免法律追诉。
他次日还回商务部上班,下午才请假,以隐疾发作、记忆模煳作为车祸两度撞人的辩解是否属实,后续调查自须有交代,可见名人高官言行,公众惯常以放大镜检视,滋味并不好受。
和好莱坞明星酗酒嗑药驾车肇祸的八卦不同,布莱森面对的是职位是否适任、是否违法的考验,公众和媒体都用最严厉标准检验他是否诚实,被他撞的路人即使损害有限,说不定也可考虑如何从他身上挖一笔赔偿金呢。这就是美国身为名人的代价。
或许高官私下也享有外人所不知的特权,但至少这个社会是用「法律之前,人人平等」的标准看待和处理事情,公众监督名流的标准更严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