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裔参政 成绩斐然
回顾2011年,华裔参政成绩斐然,3月和11月地方选举中,老将新秀均战果辉煌。2012年全美首个亚裔选民占多数的加州州众议会第49选区也将迎来一场龙争虎斗,到目前至少已有五名华裔、一名西裔加入本次角逐,究竟花落谁家而在联邦一级选举中,明年将转战众议院第27选区的赵美心前景则较乐观。
今年3月南加地区多个城市市议会改选八名华裔候选人中,三名胜出者均为寻求连任的在职官员。在华裔人口占多数的蒙特利公园市,现任市议员吴学儒、黄维刚当选连任,蒙市议会继续保持五席之中华裔据其四的局面。罗斯密市议员劳朱嘉仪以第一高票连任。11月的地方选举,华人赢得漂亮,21位华裔有15人胜选,成功率逾七成。多名首次参选的新秀也胜选,赢率50%以上。
2012年又将迎来竞争更激烈的联邦、加州一级公职选战。最受华人关注的是加州众议会第49选区选举,及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将转战的联邦众议院第27选区选举。
2010年普查结果显示,加州亚裔人口过去十年来成长31.5%,为各族裔之冠,南加阿罕布拉、亚凯迪亚、圣盖博、罗斯密、天普、圣玛利诺、罗兰冈、喜瑞都、钻石吧、核桃市等城市的亚裔均占人口比例最高。1990年人口普查,仅蒙特利公园市亚裔占人口比例过半,2000年增加喜瑞都、核桃市和罗兰冈等,其他如罗斯密、亚凯迪亚、钻石吧、圣盖博等城市,亚裔都超过四成,2010年这些城市的亚裔居民都过半数。
经选区重画后,圣玛利诺、亚凯迪亚、天普市等亚裔聚居城市被画入第49选区,该选区亚裔人口比达53.36%,符合资格选民的亚裔占50.09%,为全美第一个亚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现任议员伍国庆明年任期届满后不能再连任,自然吸引多位有志于进入州一级立法机构的华裔角逐出缺议席。
到今年底,已正式宣布参选的华裔包括蒙地贝娄学区教委周本立(Ed Chaw),艾尔蒙地联合高中学区教委陈奕泉(John Tran)、前圣玛利诺市长林元清(Matthew Lin)、蒙市副市长吴学儒(Mitchell Ing)、共和党籍的洛县产业税评估上诉委员会委员黄锦渭(John Wong),此外非华裔候选人还有阿罕布拉西裔市长Luis Ayala。
这场看似对华裔候选人明显有利的选举其实仍有颇多变数。
有华人选举观察家顾虑,参选华裔资历几乎旗鼓相当,最大的问题是分散选票,难以充分发挥亚裔选民多数优势,2012年6月初选中,不排除非华裔候选人「渔翁得利」、拿到最高得票率,而华裔候选人只能竞争第二高票,最终进入11月选举的两名候选人中仅有一名华裔。
再者华裔候选人之间难免相互批评攻击,今年9月吴学儒以住宅是否在选区内为由呛声周本立,向对手发起第一波进攻,在接下来的选战批评相信还将陆续出现,这也将削弱华裔赢得中间选民的可能。6月初选中败北的华裔,其支持者是否在11月会将票投给其华裔竞争对手,也为最终选举结果增加不少变数。
从选民角度来看,亚裔选民比例虽高,但究竟有多少人会登记并投票也难以预估。亚裔选民登记率、投票率较其他族裔较低,到今年7月,已登记的华人选民仅占20%,已登记的亚裔选民也仅占38%,西裔选民则占28%。如果亚裔民众不能尽快从选举「旁观族」变成「行动族」,选出代言者维护本族裔权益,那么2012年选举也有可能出现华裔全部落选、由华人保持了十多年的席位落入非华裔候选人之手的「最坏结果」。万一一语成谶,让整个华人社区情何以堪?
重画选区也影响到2012年的联邦级选举。现代表第32选区的众议员赵美心将转战27选区,该选区包括蒙市、阿罕布拉、圣盖博、罗斯密等及居民人口占多数的圣盖博谷城市,此外华人居多的亚凯迪亚市也被画入27选区,该选区内亚裔人口比例达37%,亚裔选民也超过31%,而32选区亚裔选民只占18%,对赵美心2012年竞选连任显然是一个良好开端。(明日续)
今年3月南加地区多个城市市议会改选八名华裔候选人中,三名胜出者均为寻求连任的在职官员。在华裔人口占多数的蒙特利公园市,现任市议员吴学儒、黄维刚当选连任,蒙市议会继续保持五席之中华裔据其四的局面。罗斯密市议员劳朱嘉仪以第一高票连任。11月的地方选举,华人赢得漂亮,21位华裔有15人胜选,成功率逾七成。多名首次参选的新秀也胜选,赢率50%以上。
2012年又将迎来竞争更激烈的联邦、加州一级公职选战。最受华人关注的是加州众议会第49选区选举,及联邦众议员赵美心将转战的联邦众议院第27选区选举。
2010年普查结果显示,加州亚裔人口过去十年来成长31.5%,为各族裔之冠,南加阿罕布拉、亚凯迪亚、圣盖博、罗斯密、天普、圣玛利诺、罗兰冈、喜瑞都、钻石吧、核桃市等城市的亚裔均占人口比例最高。1990年人口普查,仅蒙特利公园市亚裔占人口比例过半,2000年增加喜瑞都、核桃市和罗兰冈等,其他如罗斯密、亚凯迪亚、钻石吧、圣盖博等城市,亚裔都超过四成,2010年这些城市的亚裔居民都过半数。
经选区重画后,圣玛利诺、亚凯迪亚、天普市等亚裔聚居城市被画入第49选区,该选区亚裔人口比达53.36%,符合资格选民的亚裔占50.09%,为全美第一个亚裔选民占多数的选区,现任议员伍国庆明年任期届满后不能再连任,自然吸引多位有志于进入州一级立法机构的华裔角逐出缺议席。
到今年底,已正式宣布参选的华裔包括蒙地贝娄学区教委周本立(Ed Chaw),艾尔蒙地联合高中学区教委陈奕泉(John Tran)、前圣玛利诺市长林元清(Matthew Lin)、蒙市副市长吴学儒(Mitchell Ing)、共和党籍的洛县产业税评估上诉委员会委员黄锦渭(John Wong),此外非华裔候选人还有阿罕布拉西裔市长Luis Ayala。
这场看似对华裔候选人明显有利的选举其实仍有颇多变数。
有华人选举观察家顾虑,参选华裔资历几乎旗鼓相当,最大的问题是分散选票,难以充分发挥亚裔选民多数优势,2012年6月初选中,不排除非华裔候选人「渔翁得利」、拿到最高得票率,而华裔候选人只能竞争第二高票,最终进入11月选举的两名候选人中仅有一名华裔。
再者华裔候选人之间难免相互批评攻击,今年9月吴学儒以住宅是否在选区内为由呛声周本立,向对手发起第一波进攻,在接下来的选战批评相信还将陆续出现,这也将削弱华裔赢得中间选民的可能。6月初选中败北的华裔,其支持者是否在11月会将票投给其华裔竞争对手,也为最终选举结果增加不少变数。
从选民角度来看,亚裔选民比例虽高,但究竟有多少人会登记并投票也难以预估。亚裔选民登记率、投票率较其他族裔较低,到今年7月,已登记的华人选民仅占20%,已登记的亚裔选民也仅占38%,西裔选民则占28%。如果亚裔民众不能尽快从选举「旁观族」变成「行动族」,选出代言者维护本族裔权益,那么2012年选举也有可能出现华裔全部落选、由华人保持了十多年的席位落入非华裔候选人之手的「最坏结果」。万一一语成谶,让整个华人社区情何以堪?
重画选区也影响到2012年的联邦级选举。现代表第32选区的众议员赵美心将转战27选区,该选区包括蒙市、阿罕布拉、圣盖博、罗斯密等及居民人口占多数的圣盖博谷城市,此外华人居多的亚凯迪亚市也被画入27选区,该选区内亚裔人口比例达37%,亚裔选民也超过31%,而32选区亚裔选民只占18%,对赵美心2012年竞选连任显然是一个良好开端。(明日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