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包厘街新旧交替 保存古蹟起争议
曼哈坦下城包厘街 (Bowery)两旁老旧的房屋和流连其间的流浪汉,使人很难想到它昔日的光辉。过去,银行在此兴建华丽的总部,诗人Allen Ginsberg在此朗诵他的诗章,美国普普艺术大师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在此展出他的作品。

近年来,外观类似的玻璃钢骨大楼、旅馆、艺廊和Whole Foods连锁店逐渐改变包厘街的景观,使它看来有如充满时尚感的美国大道(Avenue of Americas)或中城第三大道。

仅管包厘街风华不在,面貌逐渐改观,但还是有一些团体希望保留它传统的风貌。包厘街邻里联盟 (Bowery Alliance of Neighbors)和两桥社区委员会 (Two Bridges Neighborhood Council)希望将包厘街列为国家历史古蹟(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他们希望列入包保护的街区从唐人街的且林士果 (Chatham Square)到东村的古柏广场 (Cooper Square)。

这些团体的努力本月可望得到州政府正面的回应。州政府可能对包护该区建筑物旧观的復原工程提供税捐扣抵优惠。

但州政府的支持不包括对于地标性建筑物,提供永久保护,因此,文物保护团体敦促纽约市地标保护局 (New York City Landmarks Preservation Commission)将两个街区,明定为历史文物保护区。目前,市地标保护局正在考虑此建议案。如果市府批准该建议案,区内的改建案将在市府审核通过后,才可进行。此举意味着,改建案将延缓或停止。

建议案撰稿人可丽‧柯尔罕 (Kerri Culhane)表示:「包厘街发生的每一件事都反映着纽约的历史,失去包厘街是一件很可悲的事。」柯尔罕是一位建筑史专家,她曾经为于2010年成功提名唐人街和小义大利为国家历史古蹟。

包厘街是荷兰文,原意为农场,因为它是从下城住宅区到上城农场的路径。

包厘街是纽约最早的干道,其沿线包括各时代的建筑,最早的建筑可上溯美国革命时期。

并非所有人支持保护包厘街的街貌。许多人认为,曼哈坦下城需要更多公寓、商店和办公室空间,包厘街的改变无可避免。

在市议员陈倩雯的反对下,有200年历史的包厘街135号最近避免了被列为古蹟的命运。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