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金山人语》齐「头」的平等
前几天无意间在HBO看到非洲裔喜剧天王Chris Rock担纲的2009年纪录片「Good Hair」。有两个年幼女儿的Rock奔走在亚特兰大、印度和好莱坞等地,探索非裔女性如何追求直顺、丰厚的头髮。从刺激灼烧头皮的「顺髮剂」(Relaxer)到动辄数千元的大工程「编髮」(Weave),天生头髮细捲的黑人连健康、金钱都可以牺牲,也要有飘逸的秀髮。头髮不但是人类外貌、文化、经济能力、社会地位的表徵,也经常代表了顺从或臣服。美国非裔女性争取人权的历史漫长坎坷,唯独头髮这件事,却心甘情愿地屈服于白人的审美观之下。

记得去年加大赫斯汀法学院院长吴华扬在一场演讲中,提到他在美国白人社区长大,肤色、眼睛和粗硬的头髮都常成为其他小朋友嘲笑的对象。世界主流文化受欧美主导,高鼻子、大眼睛、皮肤白皙的「美」都是白人的美,柔顺有光泽的秀髮也不例外。好莱坞非裔女星各个都是直顺的金髮,就连欧普拉这样非裔女权图腾级的人物也无法以圆蓬的卷髮示人。

根据影片,非裔「变髮」有两种主要办法,一是用强硷性的顺髮剂,把卷髮拉直;二是在真髮上层层编接直髮。前者不但涂抹时刺痛难当,更有可能危害健康,但爱美的人依然趋之若鹜,甚至从三岁开始就被妈妈带着上髮廊。后者多半使用来自印度的人髮制成的假髮,一段头髮千元起跳,还不包括编髮的工钱和每周清洁、每半年拉紧的费用,非裔家庭的重大开销除了房贷、车贷、育儿和家庭支出外,还得加上大笔头髮钱。

从学校髮禁、剃头入伍到出家剃度,甚至满清髮辫,头髮经常被当作维持服从和纪律的工具。非裔对「白人定义的美」心甘情愿地屈服,人财两空也毫无怨言,某种程度来说,比集权者强制执行的「髮规」威力更大。非裔女性争取了这么多年的平等,到底是人人可以为自己天生的模样感到自豪的平等,还是人人可以不惜代价获得同一种模样的平等,很值得用头髮下头的东西好好揣摩。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