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塔芭芭拉美术馆 明末清初书画展
由加州圣塔芭芭拉美术馆及圣塔芭芭拉州大艺术系教授石慢(Peter Sturman)策画的传统绘画展「招隐:17世纪中国的诗画与政治」(The Artful Recluse: Painting Poetry and Politics in 17th-Century China)将于即日起至2013年1月20日展出。展览展出近60幅明末清初文人的书画作品,包括来自台湾故宫博物院一幅20呎款的「石涛写竹十二屏通景」。
展览内容按时代分成晚明和清初两个主轴,细分子题包括「招隐」、「隐于艺」、「自况」、「遗民」、「神隐藏大师」、「隐逸新解」几大部分。
「招隐」展览中罗列的画家,受到悠远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选择远离政治的俗世生活,转向大自然、艺术与交游中寻求慰藉。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自然世界,不但呈现多采多姿的风貌,而且画中的诗文、题跋,在高超的书法衬托下,更流露出了艺术家的思绪与心境。透过绘画与诗文,艺术家树立了自我的认同,并且对大时代抒发个人的心声。
对董其昌(1555–1636)和陈继儒(1558–1639)彼等一代大儒、文人雅士而言,「隐」意味着结集志同道合的友人,钻研古代的艺术与文学,并透过收藏珍品,追摹伟大名家的风范与笔法风格以进行创作。这种对中国文学与艺术史传统的聚焦关注,造就了绘画与艺术理论的蓬勃,并激盪了后世的艺术发展,直至今日,对中国绘画研究的影响仍然昭然若举。
展览中的作品来自六个公立机构及七个私人收藏,其中许多作品是第一次在美展出。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位于1130 State Street, Santa Barbara,周二至周日上午11时至下午5时开放。详情可浏览网页www.sbma.net。
其他讲座、研讨会场次如下:
1月18日(日) 下午2 :30
传统中国绘画鑑定
Establishing Authentic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Stephen Little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中韩艺术部主任
鑑定一直都是欣赏或钻研传统中国绘画的首要议题,如何鑑伪知真?又凭藉什么断定真伪?本演讲将检视几项关于鑑定中国绘画的关键问题与技术。
12月2日(日) 下午2 :30
品味市场、市场品味:一位晚明收藏家和他的艺术经销商
A Taste for Business and the Business of Taste: A Collector and his Dealer in Late-Ming China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卜正民教授回溯1610年代书画家李日华的日记,一探当时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李氏如何利用该机制来收藏市场上最难能可贵的真蹟书画作品。
所有演讲在圣塔芭芭拉美术馆的玛莉克雷格演讲厅(Mary Craig Auditorium)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会员及学生免费/非会员$10/非会员耆老$6
系列演讲由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亚洲艺术之友(SBMA’s Friends of Asian Art)赞助
研讨会:
1月11-12日(五、六)
十七世纪中国的形象与想像
Image and the Imaginary in 17th-Century China
聚焦十七世纪中国艺术的跨领域特质,本研讨会邀请到专精中国明清研究的历史学家、文学专家、艺术史学家等,针对文字、图像、思想中有关形象的塑造,发表新的研究。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会员及学生免费/非会员$20/非会员耆老$10
相关细节请洽询 805.884.6405 或 www.sbma.net/artfulrecluse
研讨会由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亚洲艺术之友,以及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跨领域人文学中心、艺术史与建筑史系、东亚语言与文化学系等共同赞助。该研讨会并获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补助。
展览内容按时代分成晚明和清初两个主轴,细分子题包括「招隐」、「隐于艺」、「自况」、「遗民」、「神隐藏大师」、「隐逸新解」几大部分。
「招隐」展览中罗列的画家,受到悠远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选择远离政治的俗世生活,转向大自然、艺术与交游中寻求慰藉。这些艺术家创作的山水、人物、花鸟、鱼虫等自然世界,不但呈现多采多姿的风貌,而且画中的诗文、题跋,在高超的书法衬托下,更流露出了艺术家的思绪与心境。透过绘画与诗文,艺术家树立了自我的认同,并且对大时代抒发个人的心声。
对董其昌(1555–1636)和陈继儒(1558–1639)彼等一代大儒、文人雅士而言,「隐」意味着结集志同道合的友人,钻研古代的艺术与文学,并透过收藏珍品,追摹伟大名家的风范与笔法风格以进行创作。这种对中国文学与艺术史传统的聚焦关注,造就了绘画与艺术理论的蓬勃,并激盪了后世的艺术发展,直至今日,对中国绘画研究的影响仍然昭然若举。
展览中的作品来自六个公立机构及七个私人收藏,其中许多作品是第一次在美展出。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位于1130 State Street, Santa Barbara,周二至周日上午11时至下午5时开放。详情可浏览网页www.sbma.net。
其他讲座、研讨会场次如下:
1月18日(日) 下午2 :30
传统中国绘画鑑定
Establishing Authenticit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Painting
Stephen Little 洛杉矶郡立美术馆中韩艺术部主任
鑑定一直都是欣赏或钻研传统中国绘画的首要议题,如何鑑伪知真?又凭藉什么断定真伪?本演讲将检视几项关于鑑定中国绘画的关键问题与技术。
12月2日(日) 下午2 :30
品味市场、市场品味:一位晚明收藏家和他的艺术经销商
A Taste for Business and the Business of Taste: A Collector and his Dealer in Late-Ming China
卜正民(Timothy Brook) 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历史系教授
卜正民教授回溯1610年代书画家李日华的日记,一探当时艺术市场的运作机制,以及李氏如何利用该机制来收藏市场上最难能可贵的真蹟书画作品。
所有演讲在圣塔芭芭拉美术馆的玛莉克雷格演讲厅(Mary Craig Auditorium)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会员及学生免费/非会员$10/非会员耆老$6
系列演讲由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亚洲艺术之友(SBMA’s Friends of Asian Art)赞助
研讨会:
1月11-12日(五、六)
十七世纪中国的形象与想像
Image and the Imaginary in 17th-Century China
聚焦十七世纪中国艺术的跨领域特质,本研讨会邀请到专精中国明清研究的历史学家、文学专家、艺术史学家等,针对文字、图像、思想中有关形象的塑造,发表新的研究。
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会员及学生免费/非会员$20/非会员耆老$10
相关细节请洽询 805.884.6405 或 www.sbma.net/artfulrecluse
研讨会由圣塔芭芭拉美术馆亚洲艺术之友,以及圣塔芭芭拉加州大学人文与科学学院跨领域人文学中心、艺术史与建筑史系、东亚语言与文化学系等共同赞助。该研讨会并获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补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