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夫是个悲剧人物
大约一个月前,在南湾举行了据说是海外首次纪念中国音乐家、前渖阳音乐学院院长李劫夫的「劫夫作品音乐会」。
说起劫夫,很多人会想起他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中创作的大量「语录歌」,就是为许多则「毛泽东语录」谱写的歌曲。
当年的红卫兵,就是唱着劫夫谱曲的「毛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而迈向他们的「造反」之路。
前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凌志军的着作「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交锋」中,引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叶剑英在文革后的一段话:「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劫夫也是当年那段大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悲剧人物。
当年的中共第二号人物、党的副主席林彪于1971年9月13 日在外蒙古草原坠机摔死后,中共封锁消息,最初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就在当月下旬,不知情的劫夫计画创作歌曲「紧跟林副主席向前进」,据说被他夫人张洛阻止。
后来中共清查「林彪集团」,劫夫和张洛于当年10月20日被捕,关进「学习班」接受审查,起因就是这首从未面世的歌曲。
劫夫夫妇被关进「学习班」,不需经过任何审讯和判决。
1976年12月17日,已是「四人帮」于当年10月6日被捕后两个多月,仍在「学习班」的劫夫,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享年63岁。
劫夫并没有参与林彪集团的政治活动,只是因为有意创作一首歌颂林彪的歌曲,就可不经任何审讯和判决,被关整整五年。
劫夫以他最特别的方式参与了历史,历史也以特别的方式,「悲剧」了劫夫。
很想去聆听「劫夫作品音乐会」,并不是欣赏他的作品,而是希望透过这场音乐会,看看中国这段历史,或劫夫这位历史人物,如何在美国奏出其余韵。很遗憾,周六我无法分身。也许,音乐会并没有演唱劫夫的「语录歌」。
巴金在其「随想录.样板戏」中说,「好些年不听『样板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可是春节期间意外听人清唱『样板戏』,不止是一两段。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接连做了几天的噩梦。」
现在听「语录歌」,也会令人毛骨悚然,也会令人做噩梦。
纪念劫夫,更重要的,是要总结那十年给我们的教训。
说起劫夫,很多人会想起他在中国「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中创作的大量「语录歌」,就是为许多则「毛泽东语录」谱写的歌曲。
当年的红卫兵,就是唱着劫夫谱曲的「毛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而迈向他们的「造反」之路。
前人民日报评论部主任编辑马立诚和人民日报高级编辑凌志军的着作「当代中国三次思想解放实录:交锋」中,引用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元帅叶剑英在文革后的一段话:「文化大革命,死了2000万人,整了1亿人,浪费了8000亿人民币。」
劫夫也是当年那段大历史背景下的一个悲剧人物。
当年的中共第二号人物、党的副主席林彪于1971年9月13 日在外蒙古草原坠机摔死后,中共封锁消息,最初全国人民都不知道。就在当月下旬,不知情的劫夫计画创作歌曲「紧跟林副主席向前进」,据说被他夫人张洛阻止。
后来中共清查「林彪集团」,劫夫和张洛于当年10月20日被捕,关进「学习班」接受审查,起因就是这首从未面世的歌曲。
劫夫夫妇被关进「学习班」,不需经过任何审讯和判决。
1976年12月17日,已是「四人帮」于当年10月6日被捕后两个多月,仍在「学习班」的劫夫,因心脏病突然去世。享年63岁。
劫夫并没有参与林彪集团的政治活动,只是因为有意创作一首歌颂林彪的歌曲,就可不经任何审讯和判决,被关整整五年。
劫夫以他最特别的方式参与了历史,历史也以特别的方式,「悲剧」了劫夫。
很想去聆听「劫夫作品音乐会」,并不是欣赏他的作品,而是希望透过这场音乐会,看看中国这段历史,或劫夫这位历史人物,如何在美国奏出其余韵。很遗憾,周六我无法分身。也许,音乐会并没有演唱劫夫的「语录歌」。
巴金在其「随想录.样板戏」中说,「好些年不听『样板戏』,我好像也忘了它们。可是春节期间意外听人清唱『样板戏』,不止是一两段。我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我接连做了几天的噩梦。」
现在听「语录歌」,也会令人毛骨悚然,也会令人做噩梦。
纪念劫夫,更重要的,是要总结那十年给我们的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