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路不修,城市之耻!
观光客到了圣盖博市,一路颠簸,左摇右幌,不禁惊唿「这是美国吗?」
新移民搬进圣盖博市,原先满心欢喜,一上了街,看到满街龟裂,犹如「甲骨文」,难过的自问「为什么比老家还不如?」
圣盖博市老居民,每天经过Del Mar街与Las Tunas大道,十年如一日,残破不变,而且每况愈下,忍不住大骂,「缴的税到那里去了?」
有人问市府官员,何时能有平整如邻市的马路,市府官员自评市区总体道路属于「不及格」(56分),要改善至少要5000万元,起码要十年。而最烂的Del Mar街与Las Tunas 大道,五年内修缮都有困难。
官员声称2013年道路、桥樑、信号灯维修费225万元,如要维持56分的水准,最少每年要275万元,言下之意,如维持目前经费「烂路照旧」。
圣市官员论起烂路为何如此,完全归咎经费不足,理直气壮。但是隔邻城市经费不见得比圣盖博市多,商业税收也可能比圣市少,每年维修费用与圣市不相上下,结果邻市道路条条平整,「别人能,圣市为何不能?」
有市民即反映该市计画重建警局大楼和工务局大楼,前者耗资3000万元,后者也要1000多万元,这两单位何德何能,在市府声称预算紧缩下,却还能争取到如此丰厚的经费盖大楼。结果是极少数的公务员有了新厦,绝大多数的市民为了经费不足,还得忍受坑坑洼洼的烂路,厚此薄彼,难令居民心服。
市府在所谓预算拮据下,大手笔盖公家建筑,却漠不关心民众「行的方便」,市民不禁要斥责,市府官员只知造福自己员工,轻忽民众权益,不思如何将民脂民膏用在刀口上,只有「尸位素餐」四个字可以形容。
而圣市连任议员口口声声为民喉舌,十年仍旧到处是烂路,却视若无睹,不禁令人质疑这些议员的胳臂向那里弯?选他(她)干什么!而新科议员是否真的能奋力一搏,一吐市民的怨气,督促立即修好几条烂路,选民也瞪着眼睛在看。
或言政府大楼是城市的门面,有其整建的必要;但是举目尽是烂路,还不如第三世界国家,「丢脸丢到国外去」,适足反映市府的怠惰与无能。
圣盖博市府施政不力,光有豪华体面的办公大楼,没有用心为民设想的公务员,虚有其表,可说是标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市府与其花费鉅资盖公务大楼,徒惹民怨,还不如调整施政优先顺序,先好好整修道路,既能美化市容,剷除「道路破烂带来的城市之耻」,又能发挥招商效果,一举两得,为何不做?
新移民搬进圣盖博市,原先满心欢喜,一上了街,看到满街龟裂,犹如「甲骨文」,难过的自问「为什么比老家还不如?」
圣盖博市老居民,每天经过Del Mar街与Las Tunas大道,十年如一日,残破不变,而且每况愈下,忍不住大骂,「缴的税到那里去了?」
有人问市府官员,何时能有平整如邻市的马路,市府官员自评市区总体道路属于「不及格」(56分),要改善至少要5000万元,起码要十年。而最烂的Del Mar街与Las Tunas 大道,五年内修缮都有困难。
官员声称2013年道路、桥樑、信号灯维修费225万元,如要维持56分的水准,最少每年要275万元,言下之意,如维持目前经费「烂路照旧」。
圣市官员论起烂路为何如此,完全归咎经费不足,理直气壮。但是隔邻城市经费不见得比圣盖博市多,商业税收也可能比圣市少,每年维修费用与圣市不相上下,结果邻市道路条条平整,「别人能,圣市为何不能?」
有市民即反映该市计画重建警局大楼和工务局大楼,前者耗资3000万元,后者也要1000多万元,这两单位何德何能,在市府声称预算紧缩下,却还能争取到如此丰厚的经费盖大楼。结果是极少数的公务员有了新厦,绝大多数的市民为了经费不足,还得忍受坑坑洼洼的烂路,厚此薄彼,难令居民心服。
市府在所谓预算拮据下,大手笔盖公家建筑,却漠不关心民众「行的方便」,市民不禁要斥责,市府官员只知造福自己员工,轻忽民众权益,不思如何将民脂民膏用在刀口上,只有「尸位素餐」四个字可以形容。
而圣市连任议员口口声声为民喉舌,十年仍旧到处是烂路,却视若无睹,不禁令人质疑这些议员的胳臂向那里弯?选他(她)干什么!而新科议员是否真的能奋力一搏,一吐市民的怨气,督促立即修好几条烂路,选民也瞪着眼睛在看。
或言政府大楼是城市的门面,有其整建的必要;但是举目尽是烂路,还不如第三世界国家,「丢脸丢到国外去」,适足反映市府的怠惰与无能。
圣盖博市府施政不力,光有豪华体面的办公大楼,没有用心为民设想的公务员,虚有其表,可说是标准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
市府与其花费鉅资盖公务大楼,徒惹民怨,还不如调整施政优先顺序,先好好整修道路,既能美化市容,剷除「道路破烂带来的城市之耻」,又能发挥招商效果,一举两得,为何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