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克森高地移民 热议商改区
74岁的皇后区居民布戈斯 (Hector Burgos),站在罗斯福大道夹102 街的路口,张开双臂,像一位国王测量自己的帝国一样。他说:「这里是我的角落。」「纽约时报」报导,在某方面来说,他的说法是是对的。他在1962年来到美国时,口袋里只有10元。今天,他在这个角落拥有两家餐厅和两家商店,全都提供厄瓜多尔产品。罗斯福大道是全国最有名的移民走廊之一,容纳了数百家小商店,当中大多数是由拉美裔经营,使得这条大道变得有国际嘉年华的感觉。7号地铁走在这条移民走廊上方的高架铁路上,来往时报广场和法拉盛。如今,以当地市议员为首的一个组织,希望把罗斯福大道近两哩长的一段路,转为一个商业改进区 (business improvement district),并以几个已经改善的社区作为蓝本。但这项计画分化了当地社郡,有些人担心这条大道因此会逐渐失去其特色。如果这项商业改进区的计画得到市议会的批准,业主必须另缴付一项附加税,以换取额外服务。街道将会额外清理,移除涂鸦和油漆街头设备。专家将制作购物指南和一个网站以作宣传。新设施包括安装明亮的路灯,裁种更多鲜花和设置更多垃圾桶,甚至提供无线上网(Wi-Fi)服务。这个商业区会从81街到104街,包括82街夹Junction Boulevard的部分,连绵三个社区:杰克逊高地 (Jackson Heights)、艾姆赫斯特(Elmhurst)和可乐娜 (Corona)。四周围大约有880家商店和四个地铁站,这四个站每天有超过7万乘客来往。根据小商业服务局 (Department of Small Business Services)的资料,纽约市有68个商业改进区,超过全国任何城市,而罗斯福大道区将是全市规模最大的。支持者说,这项计画将会把罗斯福大道带进入21世纪,提供了更美观的环境,有利减少罪案,以及协助移民经营的商店,与附近的商场竞争。皇后区现有的小型改善区「82nd Street Partnership」的总监泰勒说:「当你在走廊沿路步行,会发现这里缺少纽约市其他购物走廊的气氛。这一点十分重要,而且只有小商户组织起来,方可做到。」但反对者提出了一些异议,包括徵收的费用。业主每年要为每一个商舖平均支付900元。(这项收费视乎物业市值及店面宽度而定,业主一般会把这笔费用转嫁到租户身上)。31岁的厄瓜多尔移民贾卡(Leni Juca),在罗斯福大道经营一家印刷店。他表示,每月75元或100元的费用是一个大问题。他需要支付员工薪水、支付保险费、购买用品、及维持业务等。有些人预见商业改进区会把一个可爱的拉美裔聚居地,转化为连锁店峡谷。他们认为,整洁的环境会吸引支付更高租金的大企业,推动小商业,及统一化这个重要地区。40岁的拉法利安 (Frank Rafalian)说:「把大公司引入这一区,搞甚么鬼?这会破坏本地原来的面貌。」1991年,他的父亲在罗斯福大道开了「Franky Fashion」服装店。民众在罗斯福大道漫步时,会发现拉丁美洲的特有产品,其他社区很难买得到。20纪初,市政府开闢罗斯福大道,为建造7号地铁做准备。早年,这条大道用作存放杰克逊高地富有白人住户的垃圾。皇后区的历史学家艾肯鲍姆 (Jack Eichenbaum)说,杰克逊高地是一个规画社区,当中许多合作公寓禁止卖给非洲裔、犹太裔、天主教徒及某几类人。直到1970年代和1980年代期间,拉美裔开始涌入罗斯福大道,由于当时租金便宜和交通便利,于是诞生了这个「拉丁区 (Latin Quar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