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在硅谷,看北大
每个人在历史推移的洪流里只是一粒小砂子。但也可以选择做一粒有感觉的小砂子。

小砂子对时间大河的感觉离不开一个「变」字,细细品味各种变化,也是品味人生。

北京大学北加州校友会上周末在红木城举办20周年年会。三件事让我品尝到「变」的意义,忘不了。

走进会场,立即感到这是个年轻的校友会。身旁一位男士对笑话特别敏感,笑声毫不保留,他的名牌上写着毕业年份:「2006年」。

会长苏战报告北大校友会和台大校友会一起捐款在大陆盖学校,收到学生来信「感谢爷爷奶奶们」。台上一说「爷爷奶奶」四字,全场就笑翻了。毕竟大多数人都还这么年轻。

如果是湾区的台湾大学校友会,成员里爷爷奶奶辈可就不少。两岸留学生来美潮流消长,是看得见的变化。在台湾背景的校友会社团走动,看到成员年龄趋于老化,最能感受涨潮退潮。

当年「来来来,来台大;去去去,去美国」的留学生在美开枝散叶,但后继者明显减少,早就被大陆留学生所取代。两岸校友会社团相对照,难免给人青丝对白髮之感。

活动开场放映名为「男生日记」的十分钟短片,令人耳目一新。事后到Youtube访查,发现副题是:「文艺女与理工男的爱情」。这部北大制作的片子有若「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之缩小版,以两人分手、女孩出国留学为结局,旁白曰:「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那是童话;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这才是青春。」

必须承认,这样的开场,让原准备要去听人阐述蔡元培先生「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我,再度感受到时代真是不同了。但,女孩乘坐的飞机升上北京天空的一幕,却又和当年台湾情侣在松山机场的道别,那样的相似。

当天,北大毕业的企业家和慈善家黄怒波作了一场威力和撼动力有如卡内基训练的演说。其中提到,某大企业东主的孩子申请到美国某知名商学院就读。面谈时,美国大学赤裸裸开出条件,包括要求捐款、建议企业家送员工到美国受训、可替中国企业家写介绍专访,这些「交易」均以百万美元起跳。黄怒波称这类募钱行为为无耻,还对全场学弟妹说,中国的大学不会拿入学资格来作这种买卖。

当年,美国退还庚子赔款用于培养中国学生,开启了中国留学生大规模来美深造的先河。百多年后,在硅谷听到北大校友批判美国大学找钱吃相难看,这个变化,颇有深意。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