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周道民研发电子眼 盲人视英文
南加州的Second Sight医疗器材公司成功开发「人工电子眼」,并获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批准,计画年底前上市。在该公司负责科学研究部门的华裔科学家周道民(David Zhou),拥有30项发明专利,均是让盲人得以重见光明的人工视网膜技术。周道民日前应邀在中美生物医药专业协会中,介绍全球第一个从实验室迈入医疗界的人工电子眼:亚格斯二号 (Argus II)。

自上海师范大学化学系取得学士、硕士的周道民,留学英国阿尔斯特(Ulster)大学获电子化学博士,当时Second Sight公司创办人Robert Greenberg刚成立公司不久,在国际学术会议中延缆周道民成为第一批研究人员。周道民说,有关人工电子眼的科学研究很多,但要开发为医疗器材面临许多技术及材料挑战,因此公司初创时,不少人认为他们做的是一件「不可能的任务」。今年4月发行的「公司」 (Inc.)杂志也将Second Sight`医疗器材公司,评选为全美国25家最「大胆」 (audacious)的创新企业之一。

加入Second Sight医疗器材近15年的周道民表示,欧洲的眼科医生已将「亚格斯二号」人工视网膜植入50余位盲人,其中大多数人在室内都可看到门窗、光源,有些还可辨视人脸及放大的的英文字体。

北加州一名在临床实验期即率先植入人工视网膜的盲人律师Dean Lloyd说,使用「亚格斯二号」系统后,以往穿着黑、白袜出庭而闹笑话的场面已不再出现,生活品质大有改善。

「亚格斯二号」人工电子眼系统由三个部分组成,配有摄影机镜头的Oakley太阳眼镜,接收四周环境的光线、影像,经由可随身携带的小型电脑处理,讯号再以无线方式传到植入人体视网膜上的晶片。极精密细微的晶片上有60个电极组合,控制电流刺激当事人视网膜上残存的感光细胞,产生视觉神经讯号传到大脑后,就会形成光点及轮廓影像,全套系统可依据个案需要进行调整。尽管人工电子眼目前尚未达到正常人的视觉标准,但可有效提高盲人辨识周围环境的能力。

周道民指出,人工电子眼最精密的视网膜晶片及材料,都是在圣费南度谷的Second Sight医疗器材公司研发、制造,由受过专业训练的工程师,在无尘密室中透过显微镜组装而成。

目前一套人工电子眼系统的造价高达10万美元,不过,欧洲符合移植人工电子眼条件人,均由医疗保险负担器材及手术费用。由于移植人工视网膜的手术仍有风险性,医学界目前以患有严重视网膜色素病变的全盲者为优先的移植对象,移植手术的时间约两小时。

周道民认为,结合生物、医学、电脑工程的人工电子眼技术,将会带动生物医药科技全面的发展,相同的技术原理可应用在与失明一样原本被认为无法治疗的疾病上。

人工电子眼的研究自80年代末期就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及杜克大学展开,Second Sight医疗器材公司创办以来又由私人投资者、美联邦能源部及Naional Institure of Health总共投入2亿美元的研究经费。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