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陈淑榆选择纽大 一心继续顾家
七年前,十岁的她读小学四年级,几乎一句英文不会说,便和父母一同来到了美国;五年前,上八年级的她刚刚通过了ESL考试;四年前,参加特殊高中考试,她成绩并不理想,通过参加暑期学校才获得布碌崙拉丁高中录取。

今年,17岁的陈淑榆成为了布碌崙拉丁高中的优秀毕业生之一,获得九所大学的录取。

陈淑榆来自广东台山,个子不高,皮肤黝黑,齐耳短髮,戴着眼镜。刚来美时的辛苦还历历在目:不会英文,上课听不懂,课程完全跟不上,而父母也不懂英文,面对因学业压力过大而哭泣的陈淑榆,爸爸妈妈也束手无策。「只能硬着头皮上补习班。」

从小学一直到高一,课后班、周末班连轴转,「很累很辛苦,但为了学业,尤其是英文水平能跟上,一直坚持着。」

陈淑榆毫不掩饰自己曾经是一个「笨小孩」:「我到八年级才通过了ESL考试。」在特殊高中的考试中,陈淑榆的成绩也没有达到任何一所的录取线。然而,矢志不渝的努力,使陈淑榆在拉丁高中迎来了质变。

「非常感谢学校。我的进步可以说是学校的严格要求『逼』出来的。」陈淑榆说,布碌崙拉丁学校对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课业很重,而且极为重视对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领导力的培养,课堂讨论与口头发表占成绩的大部分,而且除了上课,老师还会要求大量的课后阅读。

刚入校时,陈淑榆的英文依然不是太好,但经过高中四年高强度的口语与阅读训练,陈淑榆现在对自己的英文水平已是信心满满,上完高一后,也不再去补习班了。学校只有不到15%的华人学生,这也使陈淑榆的交际范围不再局限于华人的小圈子。「我上小学和初中的时候,都只和华人同学交流」,陈淑榆说。上高中后,多元族裔的环境中,陈淑榆也交到了不少来自各个族裔的好朋友,「华人和非华人朋友一半一半。」除了学习,陈淑榆还创建了羽毛球俱乐部,担任会长。她还在拉丁高中的宣传部门担当义工,接待校友、服务家长。她说,「我很感激学校四年来对我的培养,希望能把自己引以为傲的学校介绍给更多人。」

陈淑榆最喜欢的课程是物理。「我喜欢逻辑性强且能学以致用的课程。」陈淑榆说,自己非常喜欢物理老师,因为他在讲解每一个物理定理时都能列举身边的例子,让她觉得学到的每一点知识都能实际运用出来,连平时和朋友在外玩或者聊天时,也能不自觉地联繫到相关的物理学知识。数学也是陈淑榆的兴趣所在。

在收到录取的九所大学中,陈淑榆最终选择了纽约大学理工学院(NYU Poly),准备主修计算机。「兴趣当然是首先考虑的。」陈淑榆说。她在高中期间便先修了一部分大学计算机课程,最近开始着手帮当裁缝的父母设计工作室网页。懂事的陈淑榆也表示,选择计算机作为主修专业,也是考虑到毕业后作为电脑工程师的起薪较高,能为家里分担经济负担。纽约大学理工学院为陈淑榆提供了每学年3万3000元的WEST(Women in Engineering Science Technology)奖学金,家住康尼岛的陈淑榆地说,住宿费也能省下不少钱呢!

三岁的小妹妹和父母是陈淑榆的第一牵挂。陈淑榆说,纽约大学理工学院就在布碌崙,离家近,方便自己能在课余帮助照顾年幼的妹妹,而且父母不谙英文,万一家里有需要,自己能及时赶回,帮忙翻译,处理事务。「这也是纽约大学理工学院最吸引我的一点吧。」陈淑榆谈到家人时,脸上露出甜美的笑。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