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面对生命末期 各方坦诚说
「美华慈心关怀联盟」6日在南湾华侨文教中心举行「生命之声(Voice of Life)」筹款茶会。会中除举行座谈会讨论临终疗护与教育外,并有戏剧演出、抽奖活动等。座谈会与谈人有代表病人的沈悦、代表丧亲家属的作家李黎、志工曹知行、以及临终疗养医师郭瑞濛(Monique Kuo),分别以各人的经验与知识,针对如何面对生命末期这个严肃的话题坦诚交换意见。

美华慈心创办人兼执行长陈明慧表示,华人文化比较避谈生命末期的问题。因此在自己或亲友面临生命末期时,不知如何因应,也就是这个原因,陈明慧于2005年创办美华慈心,提供安宁疗养服务,让病人与亲友能更平和地度过生命最后阶段。美华慈心也培育华裔社区临终服务医疗人员。

圣他克拉拉谷医学中心临终疗养主任郭瑞濛表示,从她照顾临终病人的经验中,观察到有些病人临终前态度安祥,与亲友深切的告别,坦然接受不可避免的死亡,也有人从头到尾都是一名斗士,不轻易嚥下最后一口气。她说,各种人生态度都非常感人。

郭瑞濛说,无论我们斗志多么高昂,死神都是最后的胜利者,而且死神何时降临无法预知。虽然如此,我们可以事先告诉爱我们的亲友,在临终前夕万一失去自主能力,希望得到什么样的照顾处理。

志工曹知行表示,许多病人从未做过事前安排,让家人知道万一自己不幸失去自主能力时要如何处理,于是当情况发生时,家人除了措手不及,还要面对接下来长时间的徬徨不安。

经历过丧子之痛的作家李黎表示,孩子过世后,全家从南加州迁到史丹福定居,那时才发现到史丹福大学全名是「小里蓝‧史丹福大学」(Leland Stanford Jr.University),原来是史丹福夫妇为纪念早年过世的小史丹福而建立的。她说,而今史丹福大学为美国与全世界培养无数英才。史丹福夫妇这种化悲痛为力量,化小我为大我的伟大胸襟给予她很大的启示。

曾经罹患过乳癌的沈悦以超然诙谐的语气谈自已过去患病的经验。她以豁达开朗的心情说,无论如何,必须做个负责的病人,好好交代最后如何照顾,以及身后事等,并将身心灵协调好,学习放下。她说,以安祥的态度面对无可避免的事很重要,也会给后代子孙带来慰藉与力量。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