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凤梨酥串起的故事
10月,至少有两万多「侨胞」在台湾大街小巷行走。提到选购伴手礼,自是凤梨酥。一行人搭车朝台北市的北区承德路三段开去。

侨委会负责行程的雪珍小姐介绍,大家要去的凤梨酥店叫「维格饼家」。选它是有原因的。维格饼家的董事长叫孙国华,海华文教基金会董事长也叫孙国华。

基金会的孙国华当董事长非但没有薪酬,还须筹钱推动侨教文化交流与各种奖助。一回,他在网路上蒐寻有关自己的文章,跳出非常多有关「孙国华」的报导。

仔细一瞧,他并没有「暴红」;大家争相报导的,其实是比他年轻许多、卖凤梨酥的「孙国华」。

海华的孙国华找上凤梨酥的孙国华。谈起募款,凤梨酥的孙国华慨捐100万元台币,助海华一臂之力。

「孙国华」对不少湾区人来说是熟悉的,这位曾住在洛斯阿图山麓的核能专家,当年是田长霖先生的学生,他曾在奇异任职多年,亦是湾区华人社区热心人,并推动和台北的民间友谊,约九年前放弃美国籍,成为海外侨选立法委员。

採访岁月里,结识许多人,某个时空下经常採访、经常见报的人,亦缘起缘灭,顺着各人不同的生涯轨道,划向下一个里程碑,偶尔停下来脚步,也会想知道:「他们最近可好?」

居然因着凤梨酥,听到一个老朋友的新消息,且是依然在动脑筋想要多做点事的好消息。

凤梨酥「孙国华」也是动脑筋的典型。承德路门市糕饼香味里,他告诉我他是东南工专机械科的毕业生,但事业的起点是在淡江大学附近卖面包。原本以为学生总要吃、总要买面包,却没想到学生也是要放寒暑假的,遇到挫折。

面包店搬到台北酒泉街后,看到前往孔庙、保安宫参观的人络绎不绝,孙国华想到把糕饼业和观光业结合起来,发展「伴手礼」,且不再走西点面包老路,专攻中式点心凤梨酥。

他搭上了陆客访台的列车,一年有四、五亿台币的销路。店里人声嘈杂,陆客一订数十盒面不改色。维格还把凤梨酥制成台湾地图形状,颇有创意。

讲实在话,维格凤梨酥也好、佳德凤梨酥也好,还有标榜土凤梨风味的微热山丘,台湾的糕点全都好吃到不行,难分轩轾。不过,在维格饼家看到还有兑换人民币的柜台,

不得不佩服孙国华脑筋动得快。

湾区回去的孙国华想到用同名之谊为基金会募款,也是创意。两个孙国华的故事,让凤梨酥吃起来也格外有滋味了。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