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婚前协议洋玩意 华人常观望
将迈入婚姻殿堂的老美夫妇签署婚前协议(prenup)很正常,是身处高离婚率环境下对婚姻持谨慎态度的体现。岂料,老美的「执意」却成为不少华裔准新娘的「心病」,对未来另一半信心指数下滑,甚至考虑「退婚」。

「婚前协议」不仅成为一些跨国婚姻的「绊脚石」,也是不少年轻华人准夫妇的「眼中钉」。与男友相恋八年、去年底结为连理的白领刘小姐表示,婚前协议专为婚姻破裂后,双方如何财产分配、支付配偶赡养费而设,婚前探讨过于「现实」。

刘小姐与先生曾经历两年异地恋,相信「情比金坚」的她认为,在婚前与另一半商榷婚前协议很「尴尬」,也会让对方感觉自己对未来生活信心不足,「极易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去年南加大毕业后新婚的章小姐表示,她与先生一起在美打拼,家人都在上海,目前两人工作刚起步,存款不多。婚礼也只邀请三两好友简单举行。婚前曾考虑向律师咨询婚前协议事宜,但考虑到两人为数不多的存款外加不低的律师费,「似乎没有必要」。

签署婚前协议对一些跨国婚姻冲击较大。林小姐无奈在论坛发帖向身处异国婚姻的姊妹求助。「男友是美国人,大我十多岁,经商。最近求婚时第一点就提出婚前财产公证。虽感觉他有些精明,但想想自己财产比他少很多,似乎也合理。」

此帖一出,引起众网友共鸣,有人直言「婚前对对方有一丝不满就该谨慎行事,因婚前一个小缺点都可变成婚姻破裂的导火索」。也有网友对美国准新郎表示理解,建议林小姐可藉此提出保障自身利益的条件,避免离婚后「净身出户」。

林小姐面对炸开锅的网友评论甚感无奈,对婚姻产生莫名恐惧,「即将成为新娘本值得高兴,而今满脑子却是想都不敢想的离婚假设」。

相比老美,华人准夫妇对签署婚前、婚后协议理念较为薄弱,不少夫妇认为「求助一名律师就可办理」。事实上,须双方各自找寻一名代表律师,一方起草、一方审核,并在正式结婚登记日前至少七天签字。律师费1500元至3000元不等,若一方经商、拥有财产较为复杂,律师费也相应水涨船高。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