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思想战争
拥有差不多三万学生的旧金山州大(SFSU),已于8月底开课,新上任的华裔校长黄莱斯(Les Wong)在迎新演讲中说了一句极吸睛的话,他说大学教育的目标就是要学生培养出自己的主见(Students ought to own their own mind)。

黄校长在美国高等教育服务了39年,自己读大学时,从学士到博士,读的都是心理学,因此上述所说的大学教育目标,应是他毕生积聚的见地,实在不容忽视。SFSU网站贴出的校长生平,只有大半页纸,却花了不少篇幅去说明这个目标。黄校长还说过,他父亲(来自香港)没有机会上大学,所以他当校长,最重学生能够学有所成,所以务求为他们提供最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培养主见」是一个很普遍的观念。台大也于本月8日开学,校长李嗣涔勉励学生,要培养独立判断的能力,不要只会去按赞。但是,如何去培养呢?问题却很复杂。笔者想起大小说家索尔‧拜娄(Saul Ballow,1976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2005年去世,着名小说包括「Herzog」),他学习独立思考的例子,或者可供作参考。

拜娄说,这个世界充满思想和意见,,人生等于不断进行思想挣扎(thought struggles),排除坏思想,吸取好思想;人不能被动地接受未经思考的思想,包括别人的思考,书本的思想,甚至老师的思想。对所有思想和意见,都必须自己去思考,去判断和取捨。

他说,每个人内心都有一最底层的意识,这一层意识是独立的,属于自己的,每个人就用这一层意识,去判断一切,再用判断所得,去建立自我。所以,每个人都必须用力去捉住这一层意识,觉察它,运用它,用它去判断,去建立自我。如果荒废它不用,让它模煳黑漆,那就等于放弃自我,失去建立自我的途径。

在培养主见的思想战争中,拜娄更重视排除坏思想。他说,他在芝加哥大学上学时,不喜欢读教科书,只喜欢自己看书,目的是了解现实世界(the world of the streets );大学是养成自由思考的堡垒,他刻意去读各种意识形态的书,包括马克思、社会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目的是:读过之后,了解之后,就可以排除对这些思想的迷思。

拜娄说,他之所以能够走上写作之路,就是在大学时,藉着看书和思考,找到了自我(I found myself)。

香港政府最近强推「国民教育」,引起了香港人担心被共产党洗脑的恐惧,以致学生和家长群起反对;香港人强调独立思想,无须任何「国教」。关于独立思想,黄莱斯、李嗣岑和拜娄所说,或者有值得参考之处。

更多内容请见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