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谷华裔青年 开创新文化
在圣盖博谷长大的第一代华裔已进入成年,对这些说中文结结巴巴、又带着明快美式作风的年轻人来说,中国、台湾和香港似乎遥远陌生,但同时他们也不愿放弃父母的祖国。
洛杉矶时报报导,30年前华裔移民开始改造圣盖博谷,地产开发商推销蒙特利公园市是「中国的比佛利山」,空地和商业中心迅速在亚洲财富涌进的情况下重现生机。蒙特利公园市成为美国第一个郊区华埠。
在圣盖博谷长大、现年21岁的徐艾琳(译音)说:「我们到哪儿都格格不入,干脆创造新东西。我们很多人不一定和祖国有联繫,我们不是来自中国,我们说英文。」
这个新创造尚未完全成形,但可在歌曲舞蹈中看到蛛丝马迹,同时来自中国十几个省份的食物经过美式改良,年轻人说话方式混杂中国各地的方言和美国嘻哈。
来自西雅图的冯氏兄弟(David and Andrew Fung)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去年搬到蒙特利公园市追求演艺梦。他们在YouTube大受欢迎的饶舌歌,便是有关涵盖圣盖博谷多数地区的电话区码626:「让我告诉你东边有个地方,距离洛杉矶只有15哩,好莱坞根本不知道我们存在,好像是个神话国度,住满移民…626,年轻、狂野、自由」。
在圣盖博谷,绣有626的运动衫热卖,波霸奶茶更被视为626的终极产品。这些年轻人的世界观奇妙的结合中美文化,同时也像亚洲年轻一代,迷恋波霸奶茶、霹雳舞和Instagram 的食物照片。
但在不断寻找最好吃的刨冰和越南牛肉粉的背后,亚裔年轻人渴望的东西,超越虎妈的钢琴课、SAT考满分和医学文凭。
长堤加州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奥立弗.王 (Oliver Wang)指出,在YouTube成名的亚裔,给圣盖博谷带来更多「文化资本」,「现在圣盖博谷的年轻一代想在地方认同上占有一席,他们想要代表社区。」
洛杉矶时报报导,30年前华裔移民开始改造圣盖博谷,地产开发商推销蒙特利公园市是「中国的比佛利山」,空地和商业中心迅速在亚洲财富涌进的情况下重现生机。蒙特利公园市成为美国第一个郊区华埠。
在圣盖博谷长大、现年21岁的徐艾琳(译音)说:「我们到哪儿都格格不入,干脆创造新东西。我们很多人不一定和祖国有联繫,我们不是来自中国,我们说英文。」
这个新创造尚未完全成形,但可在歌曲舞蹈中看到蛛丝马迹,同时来自中国十几个省份的食物经过美式改良,年轻人说话方式混杂中国各地的方言和美国嘻哈。
来自西雅图的冯氏兄弟(David and Andrew Fung)从华盛顿大学毕业后,去年搬到蒙特利公园市追求演艺梦。他们在YouTube大受欢迎的饶舌歌,便是有关涵盖圣盖博谷多数地区的电话区码626:「让我告诉你东边有个地方,距离洛杉矶只有15哩,好莱坞根本不知道我们存在,好像是个神话国度,住满移民…626,年轻、狂野、自由」。
在圣盖博谷,绣有626的运动衫热卖,波霸奶茶更被视为626的终极产品。这些年轻人的世界观奇妙的结合中美文化,同时也像亚洲年轻一代,迷恋波霸奶茶、霹雳舞和Instagram 的食物照片。
但在不断寻找最好吃的刨冰和越南牛肉粉的背后,亚裔年轻人渴望的东西,超越虎妈的钢琴课、SAT考满分和医学文凭。
长堤加州州立大学社会学教授奥立弗.王 (Oliver Wang)指出,在YouTube成名的亚裔,给圣盖博谷带来更多「文化资本」,「现在圣盖博谷的年轻一代想在地方认同上占有一席,他们想要代表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