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手足之情(二)
●上次案例,提到大为因为弟弟犯案在逃,他却被警方误判为犯案的弟弟,在上班时被警察用手铐带走,虽然后来查明真相,被误抓几小时后重得自由,但心理所受的屈辱、愤怒,需要心理咨商师的帮忙才可以得到纾解。他也因着心理咨商师的帮忙,意外地解开他多年来深藏心底的心结。

原来母亲对他和弟弟的差别待遇,让他在情感上想与他们断绝关系,却因为这次的意外事件,迫使他重新思考和家人的关系。

其实像大为这种情结在生活中并不陌生,许多时候,如果兄弟手足间有比较弱势的孩子,父母常常会期许较健康正常的孩子多担当些。父母若处理得当,孩子比较可以发展出较健康的手足之情。但若处理不得当,反而造成兄弟姊妹间的嫌隙,不仅坏了手足之情,也深深影响了亲子关系。

例如健康的孩子常被耳提面命要照顾肢体不便或身心有障碍的兄弟姊妹;或是较会赚钱的孩子要接济经济上较有困难的孩子;或是因离婚,父母要孩子间彼此更友爱,更团结,学业、行为表现要更好,就是深怕被人看轻;这些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无非希望一家人能好好相互扶持。

若孩子也彼此友爱,有能力彼此互助,甘之如饴,那是最美的画面。但若因为父母的美好初衷,造成孩子间的嫌隙,那就要静下来,釐清思绪,让自己和他人都好过一些。

平时多加留心自己情绪反应

当遇到事情时,容易感情用事,情绪不稳或情绪波动大,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被情绪所控制,影响到自己的作息,或是人际关系时,表示是应该进行自我探索的时候了,如找信任的人聊聊,若仍无法平静下来,找专业人士帮忙,用健康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情绪,是对自己负责任的行为。

就像案例中的大为,因着被警察误抓,而引起的情绪反应,久久无法平復,后来在上司的建议下找了心理咨商师谈谈,情绪才可以得到舒缓,才知道如何用更健康,更理性的方式和家人相处。

给为人父母的建议

容易感情用事,情绪常常波动很大,很有可能是和原生家庭有关。

一般来说,如果亲子关系非常的黏腻,没有建立健康的关系,如父母为孩子做过多的事,过于保护溺爱孩子,造成孩子无法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期望他人像父母一样要满足他或她的需求,这种人的情绪就容易受波动。

或是父母对孩子过多的期望,要孩子完成父母未完成的志愿。或是言语暴力,给孩子许多的压力。或是要孩子承受超过他年龄所当付的责任。如案例中所提到的大为要照顾有特殊需要的弟弟,得不到母亲的注意力和公平的对待,又要常常被夹在中间代为传话,这些不健康的互动方式,造成日后亲子兄弟关系的疏离,是非常可惜的事。

以大为的例子为警戒,父母可以谨记于心,在处理孩子争执的事件时,除非攸关性命,否则可以让孩子自行找出方法来解决。若要介入,也要力求公平。当赋予孩子新的责任或是要求孩子做事时,常常问自己,这样的要求是不是合乎小孩的心智年龄。

在沟通时,也要尽量直接和相关的人士沟通,不要拿孩子来当传话筒。父母若是可以在这些地方多加小心,相信可以让家人的关系更好、更融洽。

执笔者:林慧娟 华人心理辅导中心

(408) 916-1323 

www.chinesecounseling.org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