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换城市]
注册 登录
主管经/动静皆美
人,是群居性动物。如果须在社群中,票选一位领导人,则人际关系良好者,较易获得众人青睐。而腼腆害羞者,少与人互动,不易引人注意,更因互动少,易产生误解,甚至被视为不合群的异类。

培根在其《论友谊》中提及:「唯有神明及野兽,才能在孤独中,自得其乐。」虽此论述不全然正确,但由此可知,当时人们对于内向或好离群索居者,有贬抑之意。

当社会价值认定,人际能力佳者,代表魅力、自信、开朗、活泼、勇气等形象,期望孩子成龙成凤的父母或个体,在社会化历程中,总不免设法朝向这个标准靠拢,即使明知独处比群居更让自己觉得舒服自在,但也不想背负阴沉、被动、消极、胆怯等刻板恶名。

若从哈佛大学心理学家霍华‧迦纳(Howard Gardner, 1983)所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论审视之,则「能了解他人、与他人相处」的人际智能(Interpersonal Intelligence),不过是人类八个范畴的智能之一。在语文、逻辑、空间、肢体运作、音乐、人际、内省、自然探索等八大智能中,人们因个别差异,智能项目有强有弱。

我们若不会因某人语文或音乐能力较逊,就鄙视此人,就不应将不擅「人际智能」者,视为怪胎。内向者,也不必因此自觉罪恶感或矮人一截。

苏珊‧坎恩(Susan Cain)所着的《安静,就是力量》一书,即在鼓励内向者,认清自己的特质,不淹没在主流价值认定中,也不盲从而丧失自我。此外,更进一步地善用自己的其他优势智能,发挥积极的力量。

如果您是主管,在面对内向的部属时,请小心,别过早将刻板的负面标籤,贴在这些不擅长交际的部属身上。内向者,只是人际智能稍弱,相较于群聚,独处更令他们感到自在,但不代表他们不阳光、不主动、不积极、不勇敢。

若人际智能弱,主管可以发掘部属在八大智能中的其他强项。此外,主管可设法鼓励、邀请内向的部属,提出看法或建议;或者,请内向的部属,以文字或其他非口语表达的方式,表达个人意见。相信常会获得意想不到的独到观察或见解。

如果,主管自己是个内向者,因承担团队领导职务,则不得不面对自己较不擅长的人际领域。或许,趋避社交互动的内向型主管,会不自觉地偏重使用电子邮件、简讯等非口语沟通模式。

但主管得不时自我提醒,非口语模式极易产生误解,口语模式的沟通型态,仍是明确釐清双方认知及建立人际关系的必要作为,这是内向型主管得勉力为之的挑战。

内向型主管在建构团队时,可挑选外向成员加入团队,并善用其较优的人际智能。除协助融合并带动团队气氛外,还可代主管留意其他成员的情绪与意向,回馈给团队领导,以弥补内向型主管人际敏感度不足的缺口。

子曰:「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你觉得,是高大巍峨的山景较美,还是汹涌澎湃的水景较炫呢?是乐于亲近山的仁者较优,还是乐于见到水的智者较酷呢?或许你会说,两者各有各的好处吧!

性格之动与静,展现为外向与内向的特质,应该也如山景与水景、仁者与智者般,各有其特质与优缺点。而主管之职,在于识别差异、知人善任,并进一步调和动与静,激盪出团队最大的能量。

友情提示:如果你不能从搜索中得到你要的信息,可以到我们论坛里发帖子求助,我们是北美专业的华人社区,有许多专业的律师,会计师等各方面人才。你发的求助帖子我们会在48小时以内尽力帮你解答。
马上进入 北美同城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