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 进入新阶段
中国日前公布,今年首季生产总值成长7.7%;消息公布后,引起了忧虑,因为去年全年成长率已跌至7.8%,创10年最低,今年第一季再跌,看来跌至8%以下之势已成。
维持高成长可说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因为这不单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长久以来,「保八」已成惯性指标,人们普遍认为,非维持8%以上的成长,就不足以维持政治稳定,因为经济一旦放缓,官员的贪腐和政府对人民的压制就可能引发民怨和动乱。
维持高成长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美国投资家史瓦兹曼15日在清华大学设立一个3亿美元的奖学金,供美国和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让他们了解中国,藉此缓和中国与外国出现的紧张关系。为什么会出现紧张关系?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突然崛起,成长速度比美国快两三倍,又大大超过欧洲,因而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紧张。
不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过去每年10%的「高成长时期」已经过去,现已进入一个7%至8%的新成长时期;今年第一季成长率降至7.7%,正是进入新时期的特徵。
那么,从10%减至8%以下,是否值得担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成长降至7.7%,应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结果;如调整有助于改变不平衡的结构(譬如减少以信贷去刺激投资),应对中国的发展更有好处,因此暂时仍无须担忧。
未来数年,中国经济仍处于两种转型的阶段。一是从着重出口变为着重出口加内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中国的国内消费已占生产总值的一半,但经济学家说,消费过半的情况是否能够维持,还要看未来数年的发展。二是政府对私营企业减少干预(从多干预变为少干预),这种转型也要看未来数年的发展;唯有减少干预,私营企业才得以公平竞争,经济才可健康发展。
习近平政府已订出中国于2020年达至「小康社会」的目标,亦即到2020年时,让中国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据国务院的统计,每年平均只需6.8%的成长,就可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未来数年,指标将变为「保七」,而不再是保八。
至于政治情况,只要经济不发生崩溃,动乱就不致发生;成长略为放缓,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崩溃(如果房市泡沫破灭,就可能导致经济崩溃)。成长虽跌至8%以下,只要维持在7%的水平,暂时仍无须忧虑。
维持高成长可说是中国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因为这不单只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问题。长久以来,「保八」已成惯性指标,人们普遍认为,非维持8%以上的成长,就不足以维持政治稳定,因为经济一旦放缓,官员的贪腐和政府对人民的压制就可能引发民怨和动乱。
维持高成长也是中国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最重要因素。美国投资家史瓦兹曼15日在清华大学设立一个3亿美元的奖学金,供美国和国际学生到中国留学,让他们了解中国,藉此缓和中国与外国出现的紧张关系。为什么会出现紧张关系?正是因为中国经济突然崛起,成长速度比美国快两三倍,又大大超过欧洲,因而导致中国与西方的关系紧张。
不过,经济学家普遍认为,中国过去每年10%的「高成长时期」已经过去,现已进入一个7%至8%的新成长时期;今年第一季成长率降至7.7%,正是进入新时期的特徵。
那么,从10%减至8%以下,是否值得担忧?经济学家普遍认为,成长降至7.7%,应是中国调整经济结构的结果;如调整有助于改变不平衡的结构(譬如减少以信贷去刺激投资),应对中国的发展更有好处,因此暂时仍无须担忧。
未来数年,中国经济仍处于两种转型的阶段。一是从着重出口变为着重出口加内需;国家统计局公布的资料显示,今年第一季中国的国内消费已占生产总值的一半,但经济学家说,消费过半的情况是否能够维持,还要看未来数年的发展。二是政府对私营企业减少干预(从多干预变为少干预),这种转型也要看未来数年的发展;唯有减少干预,私营企业才得以公平竞争,经济才可健康发展。
习近平政府已订出中国于2020年达至「小康社会」的目标,亦即到2020年时,让中国的生产总值和人均收入在2010年的水平上翻一番。据国务院的统计,每年平均只需6.8%的成长,就可达到这个目标。因此未来数年,指标将变为「保七」,而不再是保八。
至于政治情况,只要经济不发生崩溃,动乱就不致发生;成长略为放缓,并不足以导致经济崩溃(如果房市泡沫破灭,就可能导致经济崩溃)。成长虽跌至8%以下,只要维持在7%的水平,暂时仍无须忧虑。